4.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 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毫不动摇地支 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毫不动摇地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人 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创新商业 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扩大文化服务消费,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 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
5.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文化弓I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
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培育合格市 场主体。
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必须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 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 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
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人增长幅度,提 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完善投入方式,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 效益,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 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
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 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
6.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高层次领军人物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是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的中坚力量。要继续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建立重大文化项目首席专家 制度,造就一批人民喜爱、有国际影响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
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要制定实施基层文 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 基层。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文化工作者要成为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必须加强自身修 养,做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特别是名家名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发扬严谨笃学、潜心钻研、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 风尚,努力追求德艺双馨,坚决抵制学术不端、情趣低俗等不良风气。
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的根本保障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 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
(1)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 要位置,深人研究意识形态和宣传文化工作新情况、新特点,及时研究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和 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
(2)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好配强文化领域 各级领导班子,把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理论水平高、熟悉文化工作、善于驾驭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干 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把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
(3)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 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4)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积极性。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广大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 阔舞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