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给整个乳业“洗洗澡”
由于名列处罚名单的均为洋奶粉企业,这张大罚单别具意味。也用不着遮掩,这次反垄断调查,主要就是针对中高端洋奶粉而去。近年来,由于国产奶粉品牌普遍不受消费者信任,洋奶粉销量一路走高,价格也随之飙升,被称作“全球最贵洋奶粉”。这次处罚客观上对洋奶粉有震慑作用,也有利于减轻消费者负担。
自反垄断调查一开始,部分洋奶粉就开始主动调整降低价格。截至目前,被调查的企业都已纷纷宣布下调有关奶粉价格,降价幅度在3%至20%不等。但要说此举能否保护国产奶粉品牌,进而重振国产奶粉品牌的市场,那还得打一个问号。
首先要看这能否改变消费者心理。洋奶粉贵,这是事实。但消费者购买洋奶粉,冲的是质量过关。哪怕是国产奶粉是从国外进口原料生产,许多消费者也宁愿舍本土而选洋货。要求更为苛刻的消费者,还会对洋品牌的进口奶源(国内灌装)与原装进口两种情况进行区分,选择价格更高的后者。这种消费心理很难改变。
再者要看洋奶粉降价的市场效果。可以说,洋奶粉降价后,不仅不会危及自身市场,还可能对国产中高端奶粉形成冲击。奶粉市场有低、中、高端,当洋奶粉价格接近国产中高端奶粉,谁更具有竞争性,不言而喻。降价后,洋奶粉铁杆粉丝的购买力随之提高,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原来因价格因素而选择国产品牌的消费者,这下也具备了购买洋奶粉的能力。因此,原先以高价获取暴利的洋奶粉,虽然利润有所下降,销售量却可能因此提高。“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第三,国产品牌是否扶得起来,关键还看自己。经过三聚氰胺风波,国产奶企一蹶不振,特别是在婴幼儿奶粉领域,始终处于劣势。这固然有洋奶粉乘虚而入的原因,但最主要因素是国产奶企一直未能根本扭转负面形象,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既不能怪罪洋品牌,更不能怪消费者挑剔。说到底,消费者只认质量和信誉。
当然,这张罚单对国产奶企也不是全无用处。惩罚获取暴利的洋奶粉,等于帮国产奶粉改变道德形象。但就总体而论,这次反垄断调查应让包括国产品牌在内的奶粉企业产生危机感。无论什么产品,在质量和定价上都应考虑消费者利益,既不能以次充好,也不能随意涨价。消费者是企业的投票者,也是市场的最高裁判,一旦失去消费者,最终什么都是空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