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国旗,奏国歌,鲜花,掌声。在百姓眼中,运动员尤其是取得过世界冠军的运动员身上永远笼罩着一层光环,他们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追随的榜样。然而2010年着名举重运动员才力的落魄而死,到张尚武街头卖艺乞讨,再到邹春兰、艾冬梅这些曾经靠摆地摊、当搓澡工、变卖奖牌为生等等的退役运动员,却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世界。这好似说明我国运动员退役安置工作不到位,安置政策的不完善,安保障体制的不健全的问题是我们永远不可回避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问题之所以滋生,主要和我国目前实现的专业训练体制和缺少相配套的政策有直接关系,在国家没用统一的政策对运动员进行妥善安置的情况下,运动员退役后的待遇与他取得的成绩的高低、所在省份经济情况以及运龄的长短挂钩。同时中国运动员保障体制,缺少相关法律的保护,出现运动员安置工作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退役运动员自身觉醒不够和社会生对他们缺少关爱,也都是造成退役运动员就业和伤病问题解决不了,生活困窘和精神压力大的原因。
基于此,在“十二五”伴随着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的铿锵步伐中,湖南已驶入“四化两型”发展的快车道。加快解决运动员退役安置工作不仅是我省体制改革深化推进表现,更是坚持以人为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彰显。
健全法制,让安置“全覆盖”。如今,只有像熊倪、邓亚萍等这样的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这样成绩好的运动员才可能在退役后安排职位,大多数运动员没有这样的待遇,只能走向市场自主择业。为此,各级人大及立法部门应积极主动的加强和完善对运动员退役安置保障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把保障体制纳入到劳工法和相关的法律保护中来,避免运动员保障体制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出现的漏洞和管理混乱的局面,形成公正统一的执法标尺和管理杠杆,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创新机制,让保障“合口味”。现在的比赛动不动就奖励多少现金、车子,有些年轻运动员有了钱就开始挥霍,开始膨胀。因此,体育主管部门可以在运动员的黄金年龄给予完善的保障、保险,甚至可以考虑把奥运会、亚运会的现金变成保险的形式到他们退役时,在没取得较多的成绩时也可以对将来的生活提供保障。
强化引导,让生活“不差钱”。金牌战略使一些教练员在训练时往往不注重文化和技能的指导,以致运动员退役后没有文化知识,不了解社会,四处碰壁。所以,体育主管部门以及教育部门要加大对运动员文化和技能方面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可以组织建立运动员夜校或选送运动员到高校进修等形式,让运动员在将来退役后,有一技之长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环境,确保将来生活无后顾之忧。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解决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也不是一蹴而就所能达到,而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一个长期的改革过程,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