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广西阳朔这块土地,置身于细雨蒙蒙的山脚水畔,远望峰峦如画,近看船帆摇曳,路旁绿枝招展,坡上桔树成林,再配以小楼人家,可谓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几天来,记者进农户听农情,入桔园赏金桔,分享着当地金桔产业化带来的丰足和快乐。
金桔在阳朔种植历史悠久,因一旦秋冬遇雨容易裂果、落果,加上贮存难、经济效益低等因素,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到1999年,阳朔县金桔种植面积还不到1万亩。就在这一年,一个叫做雷五四的农民因大雨要来,情急中拿了块薄膜把果树盖了起来,一两个月后发现,果子不落不裂,吃起来更甜了,于是大家都仿效着给果树盖膜。这个办法虽好,却有不足,时间一久里面温度太高,就容易把果子闷烂。
这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阳朔县委、县政府组织农业科技部门开展技术攻关,成功推出倒U型棚式“三避”(避雨、避寒、避晒)技术。通过实施“三避”技术,推广绿色生态标准化种植,金桔既提高了单产和品质,又延长了果实糖化时间,采收期限从当年11月延至次年4月,而且果大肉厚、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金桔产业发展由此进入快车道。
一项看似简单的技术,却给阳朔桔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如果没有雷五四的尝试和发现,可能不会有这项技术的出现;而如果没有政府立足农民需求组织力量去发展、改造、提升,这项技术可能就不会大规模、高效益地惠及更多的农民。
观音山村村民李毅指着自家的果园,颇为自豪地说:“这山坡就是我们的天然冷库。我们卖多少摘多少,不卖就在树上存着,就像挂在树枝上的钱包一样。”据李毅介绍,一亩金桔效益好的话可以收入三四万元,不好也可以收一两万元。他种了10亩金桔,一年能收入十几万甚至二十万元。如今观音山村30多户人家户户种金桔,这些年在外打工的几乎都回来了。
目前,阳朔金桔种植面积已有15.8万亩,比1999年增加了近15倍,年产量近16万吨,产值超过了13亿元。阳朔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徐永康介绍说,阳朔金桔已成为全国面积最大、品质最优、带动阳朔农民增收致富最明显的支柱产业。
阳朔金桔产业化之路让记者心生感慨。记者多年来在基层调研发现,政府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热情很高,但一些地方急于求成,一味重视扩大规模,还有的地方忽视市场规律,在产业选择上“拍脑袋”,导致群众利益受损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些农民甚至说,“政府号召什么就不能种什么”。
基层政府应该如何扶持特色农业发展,真正带动农民致富?阳朔的做法给我们很大的启发。除了在技术上提供支持和循序渐进地引导扩大规模之外,当地政府还通过全方位的服务使金桔产业从规模走向效益。这些服务包括市场建设、维护公平交易环境、培育品牌等多个层面。
在发展特色农业时,很多地方对生产的推动力度往往远大于对市场流通的推动力度,而阳朔县在谋划推动金桔产业发展之初,就立足农民关切筹建批发市场。1999年始,他们先后筹资1个亿,分期建设占地250亩的白沙水果批发市场,为金桔销售搭建平台。
白沙镇九龙村29岁的郭士魁是该市场一位活跃的金桔经纪人,他的合作社每年都收上千吨金桔远销全国各地。“我主要走批发市场和超市,以前没有免税证明走超市有困难,前年县里给我们桔农办了件好事,我们有了自产自销证明,成本能降低10%,产品就有竞争力了。”
“建设一个好的市场必须加强法制管理,坚决打击欺行霸市现象,要敢碰硬,肯为老百姓撑腰。”白沙镇市场管理中心主任吴建平如此说。据了解,2007年,由于金桔热销,阳朔曾出现黑恶势力欺行霸市,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阳朔县委县政府及时组织实施了集中打击,一些不法分子被抓捕判刑,有力地维护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现在,每到销售季节,来自全国、东南亚甚至世界各地的金桔客商都会云集这里,旺季平均每天销售金桔1000吨,最高时达1600吨。
有了生产规模,有了市场销售,还得有品牌提升效益,才能把一个产业做大做强。为扩大金桔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阳朔县又从这一层面出手,组织实施了品牌战略。
自2003年起,每年举办一届金桔节,组织阳朔金桔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评比促销活动。阳朔金桔也先后获得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农业部首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第四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一村一品”展示金奖、国家工商总局专用商标认证等,打开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显然,阳朔金桔产业的成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扶持,但政府扶持的重点应该是,产业发展所需要而农民单独又很难完成的事情,如技术提升、市场建设、品牌培育等,更为关键的是,政府要有耐心和恒心,要始终尊重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否则依靠行政命令盲目催生,也必将迅速“毙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