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游中的不文明现象,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良好习惯的缺失。席地而坐、随地吐痰、随意拍照、踩踏、攀爬、刻字等一系列不文明行为,都属于这一类。二是规则意识淡漠。中国游客普遍不爱听“不允许”三个字,导游提醒客人不能抽烟、不能挑逗凶猛的动物、不能在高速路上停车拍照,可是游客却很难听进去。三是个人素质和修养有待提高。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不能像外国游客一样安静等候、听从安全疏导指令,而是习惯聚集在机场前台、酒店讨要说法。
这些行为,不仅影响国家形象,而且对游客自身也会产生影响。一方面,当不文明行为触犯当地法律或是当地风俗禁忌时,整个行程就不得不停下来,处理完才能继续。另一方面,不文明行为会影响游客整个行程的心情,让旅游体验大打折扣。
旅游不仅是游山玩水,更是一种综合感受。入乡随俗,尊重他人的风俗习惯,才能得到对方的尊重。中国游客素质提高了,会有更多旅游目的地愿意提供高品质服务。这样,游客才能有更好的旅游体验。游客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如果能够控制情绪,冷静听从导游、领队安排,旅行社也可以更好地确保游客人身安全和行程质量。这样就形成了目的地、旅行社和游客之间的良性循环。
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提升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文明旅游需要社会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引导,如国家旅游局出台《文明旅游公约》,媒体积极关注和宣传报道。近期,在媒体的宣传带动下,出境游不文明现象引发老百姓的热议。有的游客甚至主动询问当地有哪些风俗和禁忌。这是一个好的开始,需要持续下去。
其次,文明旅游需要国人提高环保及法律意识。只有每个国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可能会破坏环境、触犯法律,才能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受到他国的法律惩罚,获得当地人民的尊重。
最后,需要通过教育提高国人素质。日本、韩国教育孩子从小遵守秩序,这种教育并没有停留在教科书上,两国还在日常开设环保实践等多种课程。我们也要通过普及环保、法律等常识,从根本上减少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