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城镇化,是百姓的安居乐业。要实现这一目标,补上民生建设的短腿,至关重要
今天的城镇化,两个数字值得一提:城镇化率52.57%,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亿多农民工及随迁家属,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尚未完全享受到同城待遇。
据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介绍,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市民化进程滞后,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
把这个难题具象化,我们能看到许多城市都普遍存在的两张脸孔。
一张是经济建设的脸,光鲜亮丽:经济指标高歌猛进,新区新城遍地开花;一张是民生建设的脸,略显苍白:民生指标重视不够,民生事业发展滞后。
这两张脸加在一起,造成了不少“空城”、“鬼城”。
一些地方的城镇化过程中,新市民在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体系中成了“被遗忘的人”。新市民如果不能平等地享受经济发展成果和社会公共服务,何来归属感和认同感,又如何能融入城市呢?
要解决民生建设的滞后,关键要先完善干部的考核机制。小城镇建设的政绩,既要考核经济指标,也要考核民生指标,切不可再搞“GDP至上”了。干部的评价体系中,就业、收入、教育、医疗、养老等等,这些民生指标必须加码。
要解决民生建设的滞后,民生投入要用在刀刃上,政府服务要用在细微处。40多个亿的民生投入、职工安居房的温馨设计……实实在在的投入、真真切切的服务,才能换来“我这辈子要做文登人”的感慨。
要解决民生建设的滞后,“民生投入是纯花钱”的旧观念也该改改了。一方面,做好民生建设有助于促进公平正义,理顺社会情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另一方面,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民生建设,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民生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圈地、盖楼、造城,其关键是实现人的城镇化,让百姓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有坚实的产业支撑、良好的人居环境、完善的社会保障,才能实现由“乡”到“城”的完美转变。
城市应该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家园,城镇化不只是一个经济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对于许多城市而言,民生建设的短腿得赶紧补上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