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链接】
中山大学校方首次要求,新生在暑假期间阅读《弟子规》并写读后感。中大哲学系知名教授袁伟时发表评论《中山大学的新“笑剧”》,提出尖锐批评(8月21日《羊城晚报》)。
【新闻评论】
蒙学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层面,针对智识未开的儿童少年,意在启蒙,为其打下生命的底色。传统蒙学的教育特点是训诫式、灌输式,以背诵为主。在传统社会中,它既是对人格的塑造,也容易导致对人性的压抑。而在当代中国,家庭教育弊端不是压抑而是溺爱,用生活规范的训导挫一挫各种“二代”、“三代”的骄娇二气,不是坏事,这也是《弟子规》备受社会青睐的原因。
日前,中山大学让大一新生阅读《弟子规》并撰写读后感,成了沸沸扬扬的新闻。
一篇蒙学读本,成为大学生的必读经典,的确是“开天辟地”的事情。中山大学的动机本无可厚非,《弟子规》所强调的人伦轨则,对于“90后”大学生的教育缺失而言,确实有针对性。中大的相关负责人说,想让学生“在大学一开始就学会规则意识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亦可见其教书育人的苦心。但值得思考的是,作为蒙学经典的《弟子规》,是否适用于大学教育?
蒙学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层面,针对智识未开的儿童少年,意在启蒙,为其打下生命的底色。传统蒙学的教育特点是训诫式、灌输式,以背诵为主。在传统社会中,它既是对人格的塑造,也容易导致对人性的压抑。而在当代中国,家庭教育弊端不是压抑而是溺爱,用生活规范的训导挫一挫各种“二代”、“三代”的骄娇二气,不是坏事,这也是《弟子规》备受社会青睐的原因。
某种意义上,将《弟子规》列为入学必读的经典,折射出当今大学思想教育的无奈——现有的思想教育体系已显僵化、老化,大量学生上德育课是“挣分数、混成绩”,难以获得真实的生命触动。中山大学的举动是对旧模式的突破。但这种创新,也要符合大学教育的特点——大学德育不应是训诫式的,而要致力于唤醒道德的自觉;它不仅是一种道德的思考,更要将感知与实践密切结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大学生不同于儿童,他们面对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除了自幼父母娇惯溺爱容易培养出自我中心、追求功利的心态,在校园里,“成绩不如关系,读书不如人际”等庸俗的功利主义不断冲击着他们追求真知的志向。一些学术腐败、学术不端、校园官本位的现象屡屡可见,学生看在眼里,惑在心中,难免效尤。所谓“言教不如身教”,如果不对这些不良风气严加整顿,而仅仅指望一篇《弟子规》来解决德育问题,也不免有些苍白无力。
伦理自觉与道德履践仅仅是大学思想教育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大学要培养学生的求真热忱与独立精神。美国哈佛大学的校训只有一个词——“真理”。陈寅恪先生说“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更代表了大学教育的真谛。惟有独立,才能求真;惟有求真,才能创新。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意识,读书非为一人之得失、一家之荣辱,而是要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在传统文化中,这种责任与担当被称为“士人的精神自觉”,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种情怀始终是中国富强、社会进步的动力。对这些内容而言,《弟子规》显然是不够的。
不过,作为古代儿童启蒙经典,今天的教学者如果有能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弟子规》对广大学童而言,仍有其积极的价值。《弟子规》是依据《论语》编写而来,它与国学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我们不妨将《弟子规》作为一架桥梁,通过它走向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从而实现全面的人的教育。
中山大学的尝试表现了一种努力,只是这种努力还需要“文化的合力”,需要知识文化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说到底,伦理和价值观教育,不仅是人文教育者的课题,更是转型期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需要更多有志有识之士的总结和创新,包括中山大学这样“以古为训”的教育尝试。
总分来说,中国人读的书,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大学生有着自己的理解与判断能力,主要的目的是了解文化、了解古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