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从9月1日起,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对新增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含无线上网卡)用户实施真实身份信息登记,严格实行“先登记,后服务;不登记,不开通服务”。同时,电信企业将通过电话、短信息、书面函件或者公告等形式告知未实名登记的老用户,并采取便利措施为其免费补办登记手续,逐步提高我国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比例。此事在社会上引起热议。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实名制是世界各国遏制不法行为、净化通信环境的通行做法。不过,实名制并不意味着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等现象就会自然减少。我国从2010年起陆续开始对新入网用户实行实名登记。但最近这几年,垃圾短信、电信诈骗等反倒呈现上升态势。据相关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受理的用户有关垃圾短信的举报数量就超过去年全年的总和。
实名制的一个难点是各类社会营销渠道的规范管理,电信企业要按照“谁委托、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加强监督管理,确保社会营销渠道严格落实实名登记和信息保护要求,并指导和帮助社会营销渠道利用各类技术手段方便用户进行登记。
事实上,几乎中国每个手机用户都收到过垃圾短信,近年来“响一声”电话和电话诈骗活动也日益猖獗,但因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人的身份信息没有登记,或者登记的信息虚假,导致取证、查处难。
[意义]
电话实名制有利于保护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提升电信服务水平,遏制网络信息违法行为。实行严格的手机实名登记以后,非实名登记的手机卡将很难买到,这增加了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犯罪的风险,有利于从源头上威慑、预防和打击利用短信、电话等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实名登记信息将为公安机关提供违法犯罪行为的侦查线索,最大限度地挽回用户的损失。此外,实名登记还能够有效地加强移动互联网络空间淫秽色情的整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更多新业务只能基于实名制客户展开,这些用户将可享受到更多便捷和实惠。未来移动信息化必然在金融、居家生活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用户早实名早受益。
[启示]
实名制只是为打击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等提供了现实条件,要真正实现良好初衷还需要配套的监管措施,以及不折不扣的现实执行。人们相信,那些疯狂的房地产和美容短信广告,以及开发票等违法广告短信,就算不是实名也胜似实名。更有媒体报道,近年日益泛滥的垃圾短信,其中不少就是运营商和相关企业合谋的结果。可见仅有实名制,根本遏制不住不法分子的逐利冲动。
[措施]
对此,专家建议:
全面实施电话实名制固然重要,还需要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来对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等行为进行有效打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避免实名制后的个人信息,反为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等提供“精准”便利,造成更大的社会危害。
同时,电信企业要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工作管理和技术措施,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用户信息保护的职责和要求,加大对用户信息保护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查处力度,对于泄露、交易和违规使用用户信息的行为坚决予以惩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