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环保局发布“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提出了一系列治污举措。其中,北京将出台小客车分区域、分时段限行政策,研究制定征收交通拥堵费政策,落实区域差别化停车收费制度,这些促进“汽车减排”的政策信号,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
之所以如此关注,是因为汽车既关系人们头顶的天蓝不蓝,也关系脚下的路顺不顺。根据北京环保部门的数据,北京本地PM2.5排放来自三个方面,最大来源是燃料燃烧,包括燃煤、燃油、机动车排放等“烧出来”的污染占60%,而其中,520万辆机动车“贡献”了高达22%的PM2.5排放量。这些数据说明,汽车排放是大气治理的一块硬骨头,不把这方面的排放量降下来,向“PM2.5宣战”很可能就会放了空炮。
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汽车数量增长的压力还在加大,即便在北京实施购车摇号和开车限行的政策背景下,人们对汽车的消费需求依然旺盛,摇号人数屡创新高就说明了这一点。正如不少环保专家指出的,人们不喜欢雾霾,但也不愿意放弃汽车;人们讨厌扬尘,却也希望房子多盖一些。因而,雾霾不仅是环保问题,也不仅是经济问题,它是国人心中的纠结与挑战。禽流感的消息传出来后,鸡肉很快成为滞销品,但雾霾天气持续的日子里,放弃开车出行的人却不多。这种反差,正说明大气治理等环保问题的社会复杂性。
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奋斗。天蓝地绿水净,不会自动到来。不下一番苦功夫,不挺过一段时间的“阵痛”,空气污染的严峻态势难以根本扭转。这是摆在市民面前的一堂必修课。与其抱怨哀叹、灰心丧气,不如积极行动起来,合理规划用车,尽可能选择绿色出行,培养更为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每天减排一点,人人减排一点,假以时日,聚沙成塔,就是一个很可观的改变量。
而对政府部门来说,分区分段限行、征收拥堵费、差别化停车费等措施,这些既是此前交通限行和管制措施的“加强版”,也是国际上不少城市治污过程中普遍用过的硬招。与此前相对统一化的治理举措相比,这些新政更加突出差异化管理,要制定好、落实好,还需充分调研论证,多考虑现实复杂性,多听取民意吸纳民智,统筹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和诉求,使决策更加科学化,管理更加精细化,实施更加公平化。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和扩大“减排治霾,人人有责”的共识,赢得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凝聚减排治污的社会合力。
当然,“汽车减排”并不是“蓝天行动”的全部,在北京本地PM2.5排放构成中,还有挥发性有机物(工业、溶剂使用、油气、餐饮烟尘)等“飘出来”的污染占15%,扬尘(建筑扬尘、道路扬尘、工业粉尘)等“扬起来”的污染占25%。此外,周边省市造成的“串过来”的污染也占相当比重。所以,治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协作工程,只有每一个公民、每一个企业单位、每一个产业、每一个地域都发力、齐给力,才能汇聚起巨大的环保正能量,不断净化空气,共同建设可以畅快呼吸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