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日前在达沃斯论坛举办的一场媒体见面会上,就诸多经济、时政热点问题与记者交流时,提出了一个观点,走人脉的企业做不大。他说:“凡是做得大的企业都是走市场,走人脉的企业做不大。”
王健林提出的这个观点,从大道理上来说,当然是正确的。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下,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发展壮大,或者说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只能靠获得消费者的支持,用王健林的话来说,就是“走市场”。
王健林所说的“走人脉”,意思是企业与政府官员建立起的特殊关系。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被视为一项政绩加以弘扬,而民营企业对此自然也是乐见其成。政府对于经济运行的参与权、干预权,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与政府关系近了,企业就能获得各种市场资源,与政府关系远了,企业的生存就会备感艰难。
但是,这种将企业的兴衰成败与政府官员捆绑在一起的成长路径,既能给企业带来额外的利益,也使企业充满了风险。官员升迁,企业跟着做大,官员仕途受挫,企业也就跟着走向暗淡,而官员一旦翻船落水,企业也就跟着灰飞烟灭。在这方面最生动的例子是前几天刚刚受审的山西女商人丁书苗。曾几何时,她倚仗着与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特殊的“人脉关系”,承包了大量的铁路项目,顿时成为一个富得流油的“成功人士”。但是,当刘志军的贪腐丑行暴露出来的时候,丁书苗的“商业王国”自然也就跟着一起崩溃了。而她为了维持与刘志军的“人脉关系”,大肆向刘志军行贿,甚至为其嫖宿拉皮条的丑恶行径也浮出水面。
丁书苗与刘志军的关系是一个反面例子,但这不足以证明企业家与政府官员“套近乎”就是危险的。只要政府仍然握有支配或者说分配市场资源的权力,甚至握有对企业生杀予夺的权力,企业就必须重视与政府官员的“人脉关系”,并且满足贪腐官员的寻租需求,为此支付高额的成本。因此,所谓“人脉”关系不是企业要不要走的问题,而是需要追问为什么中国的企业习惯“走人脉”。据说,美国的很多“皇亲国戚”常常被一些大企业拒之门外,其间的道理很简单,因为美国的政府高官无法向企业输送特殊利益,这些人进入企业,很难依靠父辈给企业带来额外的利益,反而让企业蒙受“傍大款”的污名。
因此,如果要改变“走人脉”的习惯,企业确立“走市场”的意识,积极投入市场竞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政府切实进行行政职能改革。现在,支持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但事实上,不可能所有的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微企业都能与政府官员攀上“人脉关系”,因此,政府更需要做的是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放弃对微观经济的过度干预,尤其应该杜绝的是政府对某一个企业的过度关注与扶持,要让中国的政府官员这种“人脉”对企业也没什么用处。
今年以来,中央政府已经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权,政府的简政放权将推进企业习惯于“走市场”,从而摆脱企业热衷于“走人脉”的畸形政商生态。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方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