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医疗,是中国农村社会通过集体和个人集资,用以为农村居民提供低费的医疗保健服务的一种互助互济制度,它既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中有特色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改革前,中国农民的医疗保障主要依靠合作医疗体系。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多数村庄的合作医疗都解体了,村卫生室变成了私人诊所。目前,占全国30%的城市居民享受着三分之二的医疗卫生资源,而占70%的农村人口却仅获得不足三分之一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由于城乡之间医疗保健资源分配不均,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医术较高的医务人员多聚集在大医院,农村大多数人经常利用的卫生资源是村卫生室或个体乡村医生,然而村里的卫生人员多半没有参加过正规的培训,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村卫生室没有必要的消毒设备,由于基本保健知识得不到宣传和防疫保健工作的削弱,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占农村人口疾病的前三位,而且一些绝迹多年的传染病、地方病在农村又死灰复燃。
导致农村医疗保障的严峻形势有许多的方面。首先,农业是中国的弱势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下降,各级地方政府用于合作医疗的财政资源较少。其次,近20年来对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政策基本上遵循着市场化取向,把本应由政府承担的农村公共卫生事务也推向市场。再次,对合作医疗有种种误解。一些干部认为合作医疗对经济增长作用不大,不想多管;宣传的不到位和报销难度大,造成不少农民对合作医疗不信任。最后,农民普遍认为乡村医护人员素质低,没有医治大病的技术与设备,即使参加了合作医疗也于事无补。
【对策】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是利国利民的举措。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的促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普及并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我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制衡机制建设,规范管理,强化监督
首先,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全国统一、权威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其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监督体系,这是农村社会保障制衡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三,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机构队伍建设。通过内部提高职工素质和外部引进专业人才的途径,努力塑造和培养一支适应专业化、现代化、市场化管理需要的专业队伍。
(二)加强政府管理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层卫生组织建设
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的领导,明确工作职责。由专门的社会保障部门来具体组织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为了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定有效的进行,必须明确合作医疗的组织领导、宣传发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随着农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逐步提高,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严格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调整和优化农村卫生资源,进一步改善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实现农村卫生院的合理布局,加大对专业的卫生医疗队伍培养,提高医疗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是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加大宣传力度
坚持一般与特殊相结合,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利益为了确保农民群众都能享受到农村合作医疗带来的实惠,对那些家庭经济条件特别不好的农户,政府应该免费为他们办理合作医疗。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力度,让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合作医疗绝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同时兼顾农民群众和乡镇卫生院的利益,对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施和技术条件给予一定得补助让农民群众即使是得了大病也可以在乡镇卫生院得到高标准的治疗。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国家应逐渐增加合作医疗补助额度,真正让农民群众治疗大病时再无后顾之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