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民对于关系民生的物资的价值焦虑。众所周知,不论是食盐还是民用天然气都是关系全体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而物价上涨工资不涨的困境以及CPI数字担忧的背后,价格上涨往往迅速触动老百姓的敏感神经,因此,大家闻风而动,能省则省,精打细算,直接成为了抢购的直接动力。
二、政府相关部门公信力的严重下降。抢气风波刚刚开始的时候,国家发改委就出面辟谣,说天然气涨价是无稽之谈。但是,民众并不买账,依旧疯狂抢购,这就清晰揭示了政府公信力的下降。老百姓已经被“忽悠”过了,有前车之鉴了。而这一现象不能责怪民众,因为辟谣过后默默涨价的事情确实发生过。例如:2009年社会普遍预测成品油价格可能在这一年的5月28日凌晨上调,相关负责人27日对此辟谣,称近期成品油价格不会上调。然而,5月31日端午节后上班第一天,有关部门就宣布从6月1日起上调油价,引发舆论一片哗然。
三、部门不良媒体“添油加醋”,把天然气涨价越描越真。真实是媒体的生命与责任,但是很多媒体现在追求“眼球效应”与“点击率”,肆意夸大事实。甚至有些媒体不遵守新闻采编规定与程序,未经现场佐证与审核规定随意发布消息甚至捏造假新闻,这就加重了社会的恐慌情绪。
抢盐风波闹的沸沸扬扬,山东聊城一家天然气公司的大门被挤破,青岛的叫号机都瘫痪了,西安有居民一次性购买了十年的量。。。。。。这些疯狂背后暴露很多政府的不足。因此,为了避免荒唐的抢盐、抢气风波重演,政府必须有所作为。
申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对于公务员考试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贯彻执行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专家针对国家公务员考试建议如下改革措施:
一、用法律规范公共事业价格,从根本杜绝价格的随意起伏。我国《价格法》和《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明确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和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实行定价听证”。因此所有关系民生的公用事业价格都应走法律程序,价格的制定、价格的核算、价格的变动都应公开透明,接受民众质询与监督。尤其是听证会制度,更应落到实处。现在很多地方听证会等同于涨价会的情况还时有发生,走过场的情况依旧屡见不鲜。因此,相关的规定要出台细则,也要有相应的约束与惩处机制。
二、推动政务公开尤其是老百姓关心的民生价格的公开,重建政府公信力。一直以来,相关政府部门信息不透明、宣传不到位,绝大多数民众并不了解天然气价格的定价机制,也不清楚民用天然气涨价是否与油价一样,依据发改委的一纸通知就可以确定。因此,抢气背后是信息的不对称。民众的误读多数是来源于政府信息的不透明与不公开。推动政务公开就应先从天然气的定价机制开刀,把所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信息逐步公开,才是根本上解决民众恐慌的路径。
围绕一个主题组织给定资料进行评论写作是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的主要考察方向,而考察重点必然是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在申论备考的重要阶段,有针对性地对一些热点材料进行梳理储备,是广大考生提高申论成绩的不二法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