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9月12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在京联合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第六场报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作《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 》的专题报告,报告中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直接关系国计民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关键和支撑,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前提。
【标准表述】
虽然我国面临着人口大幅增加、耕地大量减少、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国际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加大等困难,但是农业现代化仍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农产品稳定发展,这表明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实已经有了质的飞越。但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在这一系列的问题当中,农村的养老问题始终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深,新农村改造逐步普及,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农村老人越来越多了。作为一项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重大问题,农村养老体系建设必须统一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来。
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工业化转型期本就不可避免地处于不断瓦解中,比如两代人不再住在一起,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赡养就难以保证、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最为明显,子女的减少意味着老年人经济供养压力的骤增。因而养老质量出现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即便子女在经济供养方面不存在太大压力,也难以保证对老人的悉心照料和精神关怀了。目前,农村养老体系中存在的两个最大短板是人力和资金,家庭、社区、社会多元养老机制受制于此而无法充分激活。对此,农业现代化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出路在于农业农村改革。
以农村土地流转、农村金融体制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为主的一系列农业农村改革所带来的红利,将为农村养老提供有力的支撑。农村老人拥有土地财产权,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利用好农村金融杠杆,农村老人的积蓄也可带来可观的投资收益。这些都是农村养老资金的有效来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等可以将农民留在土地上,从而为社区养老、家庭养老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
以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以农业农村改革为出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河南信阳郝堂村就通过成立养老资金互助社,将政府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农村老人自有资金、村集体资金等共34万元统筹在一起,向本村村民发放贷款,将利息收入的30%用于给老年社员分红,将农民静态的生产要素变成动态的金融资产,可以说既是对农村金融体制创新的探索,也是新型农村养老模式的尝试。
【可用妙语】
最好的职业和最好的学问就是人们从中取得生活必需品的农业。——色诺芬
食为人天,农为正本。——李世民(唐)
历览各国产业发达这顺序,皆以农为本。——(清·梁启超)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晋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