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唱衰微博的声音越来越多,但恐怕没有谁能否认,微博依旧是当下最有影响力的网络文化创造者。在这个众声喧哗的社交平台上,数以亿计的网友在无意之中制造流行语,很快又将流行语冷落在不断刷新的时间线里。从“白富美”“高富帅”到“甄嬛体”再到“元芳你怎么看”,形形色色的网络流行语,恰似索引公共记忆的文化线索,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见证着时世变迁。
若要盘点近期网络世界最热的流行词,“土豪”无疑会高票杀入排行榜前列。这个原本带有明确历史意涵和贬义色彩的词,经过“网络造词运动”的重新赋义,如同病毒一样瞬间传遍网络。在过去一个多月时间里,“土豪”一词在新浪微博中被提及5200余万次,而且迅速蔓延到了舆论场之中。
当身边的朋友们动辄将“土豪”挂在嘴边时,很多人都还对这种网络现象感到莫名其妙。可事实上,只要我们稍稍分析这种流行现象背后的编码解码机制,并对网友热捧这个词的社会心理进行一番探究,便不难发现——“土豪”这个词在微博时代重新流行并非没有原因,它甚至可视为解析网络热词文化的经典样本。
从以往案例看,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之所以能成网络热词,往往是因为它以网友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映照了社会现实。“土豪”在网络甫一出现就被广泛接受和传播,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在于,人们发现这个词可以当作一个非常贴切的身份标签——在网络游戏中,“土豪”指的是无脑消费的游戏玩家;在现实世界里,“土豪”则是富而不贵群体的代名词。
熟悉网络文化的人都能看出,“土豪”这个词实质上表征的是迥异于“屌丝”的另一类身份。相较而言,“屌丝”多用于戏谑式自嘲,而“土豪”则主要用在调侃他人的场合。比如,北京市朝阳区那个在国家会议中心给儿子办奢华婚礼的村官,就被网友贴上了“土豪”的标签;同样,江苏南通某富人将500万元现金拼成羊肉卷的形状,当作迎娶新娘的聘礼,也毫无疑问会被网友归入“土豪”的行列……
与其他网络热词一样,公众尤其是网友热衷于使用“土豪”这种新奇的词汇,还因为网络热词是包含特殊编码符号的话语系统,如果不能解码这些符号,往往会被周围的人视为“跟不上潮流”。这种唯恐落于人后的社会心理,提升了网络热词的人际传播频率,也是“土豪”一词得以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任何流行都有一定的理由,也都是我们观察时代的风向标。透过网络流行语这种文化现象,我们能窥见一个社会的民众心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土豪”这个词的流行,并非是一场毫无意义的网络狂欢,而是生动地映照出了一些新富群体的“暴发户心态”。而当“土豪”成为人人调侃的流行语,那些被贴上“土豪”标签或时常表现出“土豪style”的群体,也有必要反思该如何改变富而不贵的现状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