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人口红利;人口政策;人口转型;人口数量;人口结构
【背景】转型中国的人口之忧
“十二五”规划指出“以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为主线,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与分布,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十二五”的人口总量目标是“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考情分析】
一、当前我国人口呈现的新问题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首次下降,有人口专家称人口学专家指出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消耗殆尽。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抚养比下降趋势在2011年已经终结,意味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的人口形势正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新阶段。人口红利的结束将对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意味着今后的经济发展中,不能再依靠劳动力数量的无限供给,而要转向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上来。随着人口增幅递减及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人口数量问题已经转向了数量与结构并重的问题。
二、人口转型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五六十年代经历过一次生育与人口高峰,在“人多力量大”的思想影响下,中国人口迅速膨胀,带来了很高的人口红利及社会效益后,人口数量在随后的几十年中,渐渐成为“心头之痛”,人口数量高增长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因此,在1973年,中国制定了计划生育政策限制人口数量过快增长,并且一直贯彻落实之今。
从现实上看,一方面人口数量依然众多,但另一方面,根据全国人口普查得知,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老龄人口比重继续加大,人口结构的问题愈来愈凸显。
三、日本和印度在人口问题上的做法与启示
(一)日本的做法
1.政策上:颁布鼓励生育政策,法律保障,全社会支持生育,设立保育与育儿支持法案。设立专门部门及人员。要求企业延长育儿假期,保证家庭时间;2.经济上:提高补贴,增加政府预算,降低教育费用;3.就业上:增加就业扶持力度,降低年轻人失业风险,提高高龄人群及女性就业。
(二)印度的做法
1.政策上:政策制定缺少切实有效的落实及有操作性的具体细则。政策没有上升到法律高度,没有把人口问题上升到社会经济问题给予足够重视;2.教派上:人口政策受教派影响很深,人口数量难以限制,人口政策缺少具体的、可操作的规定;3.官员上:政府官员带头普遍多生育。没有起到示范性作用。
(三)给我国的启示
1.人口政策要逐步完善,政策制定要落实到位,细则到位,政策要有相应的法律保障及人员保障;2.人口问题要上升到经济社会高度,警惕人口少子化和老龄化;3.政府要适当提高预算和补贴,增加生育与就业扶持力度;4.人口政策不受教派影响,政府官员要以身作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