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之一,是农民就地城镇化。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公共服务跟不上、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会成为农民变市民‘最后一公里’的障碍。”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东方市市长吉明江对“农民就地城镇化”问题持续关注,他呼吁加快社会必需的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提高“农民就地城镇化”的速度与质量。
吉明江代表说,东方市一共有43万人,面积为2000多平方公里,有128公里的海岸线。市中心由原有的三镇一乡合并而成。可以说,东方市的城镇化发展,是在城中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本身就是农民就地城镇化的过程。
数据显示,当前人口流动的趋势呈层级式。务农的农民,要么就是不愿意进城;愿意进城的农民,一般都是跨越小集镇,直接进入县城乃至市府、省府所在城市,呈跳跃式。吉明江代表认为,生活问题是现实问题,“比如,在西部城镇,产业支撑城镇化能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存在公共服务设施不齐全、城市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如果农民的日子过得不舒坦不方便,经济承载能力再强,城镇对他而言也是没有吸引力的。”
吉明江代表在调查中发现,解决农民城镇化“最后一公里”的欠缺,需要突破几个障碍:
一是投入障碍。政府要继续加大投入。随着就地城镇化建设加快,一些出外打工的劳动力回流,可能会导致城市规划跟不上城镇化发展的水平。这种情况下,政府需要预先弥补基础设施、公共交通、垃圾处理、供水、供电、供气等农村地区原有的“短板”。一般来说,这些“短板”补上了,外出劳动力回流,城镇人口开始集中,发展进程就会加快。
二是身份障碍。在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虽然进入城镇生活、居住,但不能纳入城镇户籍,不能享受与城镇户口相应的福利和待遇。农村社保要和居民社保并轨,是进入城镇化生活的农民很渴望的“福利”。
三是社会管理水平不高的障碍。城镇化水平提高,需要专业化、精细化、差异化的社会管理。但目前在这方面还有许多不足。
“现在很多城镇积极建设公路,‘村村通’工程也让乡村通上了路。但城乡结合部的交通还是普遍存在问题。从社区、乡村到超市、集市可能很远,而公交覆盖又很有限,这种生活上的不便利阻碍当地城镇化水平的发展。其实社会管理水平提高了,公交发展好了,这个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吉明江代表说。
专家点评
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
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必由之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大致有两种基本途径:一是让转移农村劳动力进城成为市民,或让流动人口在新城镇定居下来,实现异地城镇化。二是通过城镇建设和发展让本地劳动力和人口过上高质量的城镇现代文明生活,实现本地城镇化。
我国除了要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通过异地城镇化实现市民梦外,还需要通过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建设发展新城区和小城镇,让当地居民成为名副其实的市民。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相关制度推进异地城镇化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本地城镇化的改革与发展。
本地城镇化形成的动力、原因和结果差异很大。有的是自发形成的,有的是行政力量推动的;有的是原有城镇边界扩张所带来的,有的是各地人为造城形成的;有的已经纳入城镇体系进行改造,有的合法性尚待确认;有的经济社会秩序井然,有的呈现为脏乱差状态;有的一派生机,有的还是一座空城或者鬼城。无论是何种情形,我们必须正视。按照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总体要求,加强规划,重在引导,采取有效措施,优先解决具有明显发展潜力的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难题,加快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以改革创新提高建设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增强对居民的吸引力,更好地发挥本地城镇化的积极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