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八小时外,往往最容易出“意外”。最近,媒体接连报道了湖北、云南等地基层干部参加私人宴请因饮酒过量导致意外死亡的事件。日前,苏北某县也曝出了一科长参加聚会宴请时饮酒死亡事件,尽管当地称该聚会并非工作时间也非公款吃喝,但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的作风问题,显然已不容回避。
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离开了单位,少了组织和同事的监督。于是乎,少数对自己要求不严者,忘记了自己的党员干部身份,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的甚至去了不该去的地方,或干了不该干的事,勾肩搭背、蝇营狗苟,这就导致了一些党员干部八小时外“意外”频出。拉拢腐蚀党员干部者,也正抓住了其八小时之外的“薄弱环节”。
党员干部八小时外,该不该管?八小时外似乎是私人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不受干预。但这只是对普通群众而言,对党员干部这个特殊群体来说,即使是私人时间也要恪守党纪国法,心头警钟长鸣,时刻不忘为民服务宗旨。今年初,最高人民检察院就发布了《检察人员八小时外行为禁令》,对检察人员八小时之外的行为进行约束。此举显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来说,八小时之外的言行举止,更应是作风建设的着力点。
基层党员干部八小时外,与百姓接触会更多。其言谈举止,百姓都尽收眼底。共产党人是什么样子,这时候往往最清晰。实际上,百姓也就是通过此时的观察,来看待党员干部这个群体。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县指导教育实践活动时告诫党员干部,下决心减少应酬,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多学习充电、消化政策,多下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多系统思考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自觉远离那些庸俗的东西。
这实际上就是剑指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空白。作风建设“三严三实”要求中,第一条就是严以修身。而要做到严以修身,就必须管好、用好八小时之外的时间。八小时之外严以修身,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以及中纪委一系列禁令要求,是最起码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应努力养成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而调研和读书,显然是党员干部修身的两大现实路径。焦裕禄同志说了句“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就背着干粮、拿起雨伞出发了。时代在变,好作风不能丢,今天的党员干部,都应当有这种劲头。
八小时之外,是党员干部充电提高的宝贵时机。灯红酒绿、麻将扑克只会让人颓废消沉,唯有勤读书、读好书才能让人宁静致远。在这个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终身学习应是每个人的必须。读书学习,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尤为必要,唯有与时俱进才能胜任领导工作。乐于读书、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应成为每个党员干部对生活的一种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