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前公布新型城镇化规划,拟打造(北)京(天)津保(定)三角核心区,做大保定城市规模,以保定、廊坊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和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把首都周边的一批县(市)建设成规模适度、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生态宜居的卫星城市。
对于保定、廊坊等地来说,这是个好消息。虽然有媒体早几天就憋不住抢先发布了相关信息,但再听一遍,至少当地的房地产商一定乐意——跃跃欲涨的房价会给他们带来直接的利益。当然,受益的决不会只有房地产商。打造京津保三角核心区,“可以充分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进一步强化石家庄、唐山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两翼辐射带动功能,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及新兴中心城市多点支撑作用”……诸多“作用”作用于具体的城市,意味着城市整体、全面的发展与提升,势必令身处那座城市的每一个人既自豪,又喜不自禁地面对各自新的发展机遇。
对于北京和首都人民来说,这同样是个好消息。尽管北京也在不断进行扩张式发展,但京城之拥堵从未稍缓,就连六环之外的人都苦不堪言。例如,燕郊地处河北,但那里聚居着无数早出晚归的北京小白领,他们不得不披星戴月忍受北京大城市病带来的种种不便。假如打造京津保三角核心区,京津冀协同发展,他们也许就可因首都部分功能的疏解和产业转移,而不必行色匆匆;而且,他们期盼已久的公共服务也将与北京同步、同质。对全体北京人来说,疏解与转移意味着周围将不再那样拥挤。
但是,好消息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简单地将北京不想要的负担转移给周边的承载地城市,那与以邻为壑没有多少不同。廊坊市市长就说:“北京不要的低端污染产业,廊坊也不能要”。其他地方其实也不能要北京不要的污染企业,否则,首都的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就成了输出拥堵与扩大污染。“规模适度、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生态宜居”——这才是首都周边卫星城市的未来图景。简而言之,对北京而言,需要的是周边出现一道道生态屏障,而不是“垃圾围城”。
观念厘清,目标一致,接来下就要看如何实施规划,如何建设符合政策与民生预期的首都理想卫星城。这对承接地城市是个真实的挑战。对于这些卫星城市来说,要想承接北京转移来的城市负载,就必须提升自身的城市容量,包括人口容量与生态容量,同时还要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质量,产业达标升级的任务也将更艰巨。因为卫星城市不仅要做好自身既有的工作,还要为承接从北京转移来的功能和产业而付出更多努力。
虽然任重道远,但现代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转移是个总体趋势。南非有三个首都,巴西迁了都城,这使得我们有经验与教训可以借鉴。相信“中国式”首都改造与卫星城建设规划,一定能战胜挑战、获得机遇,实现多方共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