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成都的公共文化建设不仅较早地实现了公共文化全覆盖,在服务质量和深入程度上,真正发挥了文化 “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成都将进一步发挥“公共文化在你身边”的价值,突出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产品的丰富性、针对性、特色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产品菜单,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文化需求,“定制”文艺演出、数字电影、艺术培训、公益讲座、图书借阅等文化服务,以此形成“点菜式”定制配送机制,吸引更多的城乡群众广泛参与文化活动。
63岁的市民王先生,每天从城东几乎穿城到城西走一趟,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对他来说,究竟是什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让他不管春夏秋冬,天天坚持?其实就是成都市文化馆。“我现在比退休前过的还快乐!”王先生高兴地说:“因为我每天坚持到这里来参加市民公益艺术培训学校的活动,现在早已经不是当年上班时那个除了跟工作相关的知识、信息,其余一概不知的我啦。现在我在学书法、音乐,用电脑上网完全没有问题,现在我还有微博呢!”说完,王先生还专门把自己的微博点开,“我把自己在文化馆参加活动的情况记录下来,回头再翻看时觉得生活真是过得很充实!”像王先生这样的市民,在成都有很多,他们每天从四面八方齐聚到成都市文化馆,参加这里举办的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其中很多市民都得到了个人才艺学习、提高和展示的机会,极大地丰富了业余生活,培养了文化趣味。还有很多市民回家后,把自己在文化馆学到的东西转教给家人,全家人一起分享学习文化、体验文化的幸福滋味。
为了让更多的市民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市文化馆开办的“成都市市民公益艺术培训学校”,每年免费为市民开办春、秋两期培训,开设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文学创作、时装表演、电脑基础等十个门类的艺术培训班。至今,学员达到10000人。今年该馆还组织协调全市范围的市民公益艺术培训学校(分校),城市街道和农村乡镇辅导站的建设。
2. 文化氛围是一座城市精神的高度体现,文化设施建设是承载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广东省江门市加快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建设步伐,为建设文化名市夯实物质基础,而不断建设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成效显著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也体现了侨乡人民对文化的尊敬与追求。以五邑华侨广场、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星光公园为代表的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顺利建成,这些崭新的、充满现代气息的文化场馆拔地而起,为展现侨乡文化风韵搭起时代的舞台;以镇村小广场、文化室为主的基层文化设施,扎根百姓生活社区,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场所保障;各级政府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全市已逐步建立起市、县(市)区、乡镇 (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为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市委书记刘海在市文广新局调研时曾指出:“文化不但要搞阳春白雪,更要关注下里巴人,文化部门要集中精力抓好基层文化建设。”近年来,除了城市地标性文化场馆的顺利建成,我市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也不断拓展。依托日臻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各级公共文化单位增强文化设施的服务能力,为广大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同时也为提高公民文化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2011年起,实现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站)、公共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文化基础就是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文化从本质上讲还是一项民生工程,没有这个基础,就无从谈文化。”市文广新局局长廖振明如是说。为了进一步加大文化名市建设、加快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建设步伐,我市将在“十二五”期间,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要坚持公共文化服务眼睛向下、着眼基层,重点推动基层群众性文体活动,积极搭建群众文体活动平台。至2015年,建成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确保城乡群众能够免费享受各种公益性文化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各项指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全市80%镇(街)综合文化站达到国家一级站标准;全市全部行政村和社区文化室实现“五个有”标准 (即有一个综合活动室、有一个综合文体小广场、有一个文化宣传橱窗、有一批书报刊、有一批文体器材设备)。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不含室外文化活动设施)1200平方米以上。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和“农家书屋”覆盖到每个行政村。
请你根据给定材料,围绕“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写出文章的分论点。
要求:紧扣材料,结构工整,分论点明确。
【标题】
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分论点一】
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是维护城乡居民文化权益的需要。“文化基础就是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文化从本质上讲还是一项民生工程,没有这个基础,就无从谈文化。”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切实加强城乡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才能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生活,增强城乡居民的精神力量,满足城乡居民的精神需求。
【分论点二】
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是发展城乡文化产业经济的需要。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已经到了非常广泛的程度。今天的文化是明天的经济,经济的背后渗透着文化。毋庸讳言,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主角,必须切实加强城乡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才能促进城乡文化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并使之成为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分论点三】
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是加快城乡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筑实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物质是基础。文化是支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均GDP的大幅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质和量日益增长,社会转型时期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也不可避免。发展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有利于释放文化的社会功能,不仅能够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能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影响社会稳定,从而为加快城乡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