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来越多成年人放下书本、捧起手机之时,孩童正在成为纸质书籍的主力读者群。少儿图书馆人满为患,各大网站童书销售红红火火,《幼儿画报》发行量从2000年的13万份猛增到200多万份,我国形成了世界最大的儿童阅读市场。但记者调研发现,在童书市场繁荣的背后,也存在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
市场需求量大
“上次我给二年级学生家长做讲座,询问多少人给孩子设立了独立书柜,结果百分之七八十的家长举了手。”福州实验小学语文老师郭燕琼说,现在热爱阅读的孩子越来越多。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当时上了学也只有语文数学课本,现在大不相同,小孩子可看的书很多。”在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读幼儿园中班时自己就开始找书给他看。
专家表示,现在家长的文化水平都比较高,重视教育,注意从心理、思维等方面全面培养孩子,这也是少儿“阅读热”的一个重要原因。
福州广播电视集团长期做少儿节目的主持人晓月上月参加了华东六省少儿出版联合体在福州举行的营销峰会。她说:“会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少儿图书,丰富多彩,让人大开眼界。根据峰会消息,图书市场上增长最快的就是少儿图书,无论门店还是网上销售都给经销商带来了丰厚利润。”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出书要顺利得多,因为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说。
我国有3.67亿未成年人,近10年来,少儿出版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年出版童书6亿册,实体书店零售市场在销品种达8万多种,销售总额达数十亿元人民币。
“这两年出版业整体行情不是很好,少儿图书增长稍有放缓,但增长速度还是远远高过其他类图书。”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经理陈效东说。
存在诸多问题
“很多家长给孩子买书时感到眼花缭乱,一本引进书往往有10多个版本,译者不同、价格不同、包装不同,也不知道哪个最合适。”福州教育学院副教授、海峡儿童阅读研究中心常务秘书长郭晓莹替家长们“叫屈”。
目前全国580多家出版社,90%以上都从事少儿图书出版。但不少出版社缺乏相应实力,有的随意找些大学生就敢改编名著。高洪波认为:“少儿出版门槛太低,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国内出现了很多童书畅销作家和畅销作品,如杨红樱的《马小跳》系列、曹文轩的《草房子》、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郑渊洁的《皮皮鲁》系列等,但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陈效东说:“优秀作家每年产量有限,新人又成长不够。一些出版社就让名家挂名主编,其实图书质量没有保证。”
另一方面,我们的童书的整体品质和国外仍有一定差距。晓月认为,我国作品教化痕迹较重,例如同样是由富变穷的题材,我国的作品主要是教育读者必须适应生活,而英国作品《勇敢的船长》却详细描写了一桩桩一件件的生活小事,细节荡漾人心,让人觉得很温暖很安适。
“我们的儿童文学创作历史不长,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周作人才提到儿童文学,而且五四后的作品也还是以教育教化为主。”福建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讲师陈珺说,“现代社会比较焦虑,我很希望在孩子心中种下快乐的种子、幽默的种子,但国内童书这方面内容比较少,要么沉重,要么教化,很难令人满意。”
期待健康发展
“童书市场泥沙俱下、大浪淘沙是一个过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努力缩短这个过程。”高洪波说,近年来一些出版低俗童书的书商已经慢慢意识到,只有出好书才能卖得好。现在出版社在销售环节投放的资源多,在研发方面付出少,这需要通过市场选择慢慢改变。
“孩子有审美能力和判断力,只要他们广为阅读就会知道好书坏书的区别。”郭燕琼说,现在很多少儿图书馆、少儿出版社、绘本馆、学校都努力在做阅读推广,这有利于促进童书市场健康发展。
“我们要对国内作家抱以期待,大力扶持。”郭晓莹说,“虽然有些作家急功近利,但大部分作家还是愿意沉下心来努力出精品。孩子们也感觉本土作品更亲切,比如我的孩子看过彩乌鸦系列,一套中文原创的,一套外国引进的,她觉得还是中文原创的好,更合口味。”
“以前很多优秀的作品现在依然可以打动读者,出版社最想做的就是这种书。” 陈效东说,像《宝葫芦的秘密》就是自己儿时喜欢的作品,现在依然有很多孩子阅读。
“近10年来国家把少儿阅读提到很高的层面,包括作家在内的很多部门和群体都在为此努力。”高洪波说,假以时日,相信我国的儿童文学将会硕果累累,并成功走向世界。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丨公务员题库手机端丨搜索公众微信号"考试吧公务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