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据报道,2014年6月18日,有人组织武汉在校大学生“枪手”前往河南杞县等高考考点参加替考。教育部回应称,已派出工作组赶赴河南省、湖北省指导督办调查。河南省招办回应称,2014年该省已查实违规违纪考生165人,其中替考127人。此事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热议。
近年高考作弊案
2009年吉林非法生产销售高考作弊器材案;2010年甘肃靖远县高技术工具作弊案;2012年湖北黄冈市公安局查处了蕲春高考舞弊案;2013年山西忻州在保德县、岢岚县、原平市三地抓获8名参与高考舞弊的作案人员……
【标准表述】
[权威论述]
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可以使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参与平等竞争的能力,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
——李克 强
[原因]
高考作弊之所以高发,关键原因有三。
其一,对于作弊行为的调查、处理,往往单独由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监管不完善。教育行政部门也是作弊的相关利益者。替考作弊案,如果查实监考被收买、通融,教育行政部门至少要负领导责任。还有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当地的高考利益,纵容作弊——作弊可提高考生的分数,也提高当地的升学率,如此一来,作弊调查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作弊事关考试公平,一分之差也影响学生的最后录取结果,一名考生作弊成功,就完全可能改变整个录取秩序。因此,教育部门往往以平息家长情绪、维稳等名义,压下作弊事件,对其轻描淡写,而一些参与作弊者也清楚的知道这一点,于是有恃无恐。
其二,作弊的收益巨大,已经形成作弊利益链条。组织替考者可以用经济利益通融监考者。组织者、替考者、监考者之间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并且部分组织者以行贿监考者等为卖点,向考生展示自己的能力。
更应该引起反思的是,考生、枪手不引以为戒,而是从中发现属于自己的“机会”,在他们看来,被抓只是小概率事件,他们凭借作弊的分数进入更好的学校,而一旦成功,考生的命运就可能完全改变。按照我国当前大学不坚持质量标准“宽出”的教育管理模式,不出意外将顺利获得文凭,而拿着这一纸文凭,他们可继续玩各种非法手段,谋求好职位,甚至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
其三,整体大的教育环境过于看重高考成绩。虽然现在的高考已经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但是高考的重要性仍然不容小视。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在实施素质教育、淡化应试教育痕迹,但一个尴尬的现实是“素质教育讲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干得扎扎实实”。
高考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命运。高考成绩不仅是学生,也是教师身上一道难以摆脱的紧箍咒。高考成绩还是政府对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家长对学校进行评价不可或缺的硬指标。高考成绩意味着考生的前途命运,意味着学校的经济效益,意味着教育部门与地方政府的政绩。再加上,高考招生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域不公,河南等人口大省考生上大学尤其是上重点大学的机会与北京等省市差距较大。于是,在整体教育环境急功近利的情况下,诚信道德,法律尊严等都为利益让路。
[影响]
替考行为破坏公平公正的考试制度,不仅已经触犯法律,而且破坏了公平选拔的原则,更是对社会风气以及年轻人心灵的戕害。特别是在一些集体性替考事件中,参与其中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在社会上树立了一个弄虚作假的印象,不仅破坏政府公信力,也会使替考的学生和被替考的学生因此陷入价值观的困境。
[措施]
当前要堵住高考替考行为,就必须尽快堵住高考制度漏洞,彻查背后的利益链条。对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
一是要通过加强学生档案和户籍管理。比如在考生报名和信息采集时可以采取指纹识别方式,学生电子信息一经录入就不能更改等等,从制度上、技术上堵塞漏洞。
二是强化考务体系自身的监控与成员的审核和选拔。要对替考事件幕后的组织者、策划者以及整个替考过程和手段严查到底,不仅要清退查处替考者,而且要深挖彻查替考背后的利益链条,甚至是腐败行为。不论涉及什么部门和个人,都要一查到底,对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要绳之以法,以维护高考的公平与公正。
三是要加大监督力度。在全社会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机制,可以学习西方教育体制,引入家长委员会,对教育中涉及公平竞争的考试、选拔等进行监督,必要时可以对结果质疑。媒体监督也不能放松,例如此次案件的曝光,媒体功不可没,但不应止步于曝光,还要建立长效机制,在事件发生后继续追问。
四是加强学生素质和道德教育。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根源上杜绝作弊观念的产生。
公务员行测题库【手机题库下载】丨搜索公众微信号"考试吧公务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