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今年四五月份,我国水污染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导致城市供水中断,市民“抢水大战”此起彼伏。
中新网:4月10日,兰州水务集团与法国合资企业--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在对自来水进行检测时发现苯含量严重超标。未及市政府公开披露信息,当地市民已经开始抢购矿泉水、饮料,甚至牛奶……水污染--断水--抢水,似乎成了常态模式。4月23日20时许,武汉市政府应急办公室发布消息称,汉江武汉段水质出现氨氮超标,造成当地三大水厂紧急停产,导致市民抢购瓶装水。
新华网:5月9日11时许,江苏省靖江市委宣传部发布消息称,因长江水源出现水质异常,全市暂停供水。由于出现水荒,引发市民抢购饮用水。5月18日凌晨3点左右,一辆装载有四氯乙烷的槽罐车,行至320国道桐庐富春江镇俞赵村建德方向路段(秀峰加油站)时,发生侧翻,造成四氯乙烷泄漏,部分四氯乙烷流入富春江,造成部分水体受到污染。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达到50%之后,往往会进入水污染事件高发期。 据监察部统计,近几年水污染事故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全国城镇中,饮用水源地水质不安全涉及的人口达1.4亿人。这些数字足以让你感受到水污染的严重性与保护水资源的迫切性。
【问题分析】
水作为生活的必需品,每次污染,令城市猝不及防,导致市民的抢水风波。更为严重的是,在一些水污染事件中,信息披露滞后,也会加剧市民不安情绪,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水污染的出现固然同工业化和城镇化紧密相关,但同时也反映了城市自身的用水安全意识淡薄、日常监水质监测不到位及相关应急机制落后等问题,能否妥善解决都将制约未来城市稳定和发展。
【应对措施】
一、强化安全用水意识,树立防护观念。各水污染发生地方无一不和当地政府缺乏用水安全意识有关。在事件发生前,一些地方政府要么对本地用水安全粗心大意、自以为是,要么对企业排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因此必须强化安全用水意识,树立日常用水安全意识,才能消除隐患。
二、加强水质日常监测,建立预警机制。水质日常监测是防范污染事件的基本手段,建立预警机制则是保证用水安全的重要条件。所以,为了有效应对水污染事件,应当建立完整的监测体系,完善检测指标,加强水源保护,同时通过水污染预警机制,及时向公众披露水质信息,缓解公众的担忧。
三、建立备用水源,做好应急准备。近几年,虽有一些城市建立了备用水源,但是水源单一的城市仍然不少。环保部的统计显示,我国水资源相对匮乏,全国一半以上城市供水能力不足。如果没有备用水源,一旦城市供水中断,市民难免恐慌。因此,应当完善备用水源相关政策、标准,做到有章可循,实现备用水源建设全覆盖。
公务员行测题库【手机题库下载】丨搜索公众微信号"考试吧公务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