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和宁夏交界的腾格里沙漠,中国第四大沙漠,“像天一样浩渺洁净”的地方,如今却成为一些化工厂的排污“天堂”。一些化工企业,通过延绵数公里的管道,将污水插入沙漠深处,形成“蔚为壮观”的排污池。目前宁夏方面已有化工厂被关停,而内蒙古相关官员却仍要“以人格担保”没有将污水埋到沙子里,引发更大质疑。
把沙漠当成排污“天堂”,这恐怕是贪婪于暴利的资本和一些贪婪于政绩的地方政府的长期“默契”。此次参与排污的,不仅有宁夏企业,也有内蒙古企业,双方对无声沙漠形成粗暴合围。而且,自2010年媒体曝光后,4年来污染“涛声依旧”。在媒体暗访中,居民竟不敢带路,污水池周边更有摩托车巡逻,煞是一副“保卫”污染的架势。若说地方政府不知情,岂不怪哉?
异常坚挺的排污,见证了一些官员异常坚挺的唯GDP政绩观。为求一时之利,企业违法排污,不少见;为求表面经济繁荣,地方监管失之于宽,也不少见。问题是,反复曝光之下,如此严重、成规模的污染,毫不见收敛。那就说明,污染背后一定有一种利益默契。于污染企业而言,在全国对污染围追堵截之时,有如此“可爱”地方敞开胸怀,他们当然要想尽一切办法固守这一片污染“天堂”。而于一些地方政府而言,面对公众指责,仍数年持续容忍污染,可见其对建立在污染基础上的GDP多么痴心!
有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近年来,一些原本比较默默无闻的内陆地区、中西部地区,越来越多地因污染事件而闻名。一方面,资本寻找投资洼地,工业化的浪潮在中国必然呈现一个内进过程,大规模的工业化浪潮必然在客观上增大污染概率。但另一方面,污染产业的主动转移,更值得防范。比如此次事件中被宁夏关停的污染主体,就是从江苏转移过去的。而类似情况非常之多。一方面,东部沿海转型升级,必然淘汰粗放产业。另一方面,历经粗放发展之痛,东部民众环保意识更清晰。但遗憾的是,却有一些地方官员,把先发地区总结发展教训的过程,视为自身发展的机遇,对那些污染性企业无原则地接纳。
不得不说,是时候跟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思路说再见了。实际上,很多年前,我们的东部发达地区在工业化之初,就高喊“绝不重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非常遗憾,这一誓言未被很好地兑现。我们留下了不少环境遗憾。假如说几十年前,是工业化浪潮由西方向中国延伸,今天则是由中国沿海向内陆延伸。在第一次延伸中留下的教训,我们还要让它延续下去吗?须知,承接先发地区的产业,并不意味着承接污染。更须知,如今的工业化大机器生产,一旦跨上污染发展之路,环境所受伤害将远高于西方工业化之初。是时候切断横亘在美丽中国之上的这条污染转移链条了。
公务员行测题库【手机题库下载】丨搜索公众微信号"566公务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