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开学典礼上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仅仅靠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类获得快乐而又有尊严地生活。虽然通过专业教育可以使他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不能造就和谐的人格……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不过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这番话说得很重,但却切中当下中国大学的病灶。一时在网络上被广为转发。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学好专业知识并没有什么不妥,也没有任何的原罪,因为这是最根本的问题。没有专业知识,大学失去了相应的意义。这背后,真正的问题在于“只有专业知识”,即对专业知识过于迷恋,甚至有点畸形,这是我们的大学应该反思的。杨校长的发言,话糙理不糙,切中了当前大学教育的时弊,大学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让学生更快乐和尊严地生活。
【开头表明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大学不应过于迷恋专业知识。】
经过连年扩招,中国大学录取率已达75%左右,大量学生涌入大学校园固然带来了全民素质提升、就业压力延缓乃至提振国内经济需求等诸多好处,但管理粗放、流水线作业和功利色彩浓厚等弊端也日渐显现。从教学上来说,以就业、实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导向,学生从进入校园的第一天起便开始忙于考证、打工、实习,为找份好工作做准备。
这样的教育模式很“入世”,但却同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相去甚远。用杨校长的话来说,“如果学校的教育只是重视一些专业的知识教育,而不重视德性的培养,那么很可能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这种有“量”无“质”,有“名”无“实”的大学教育,已到了亟需变革的时候。
【分析当前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这些年,“最难就业年”的称号一如既往,中国高等教育在招生数量和学校规模方面快速推进了十几年,是时候好好思考一下大学何去何为的问题了。无论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是来自现代技术的挑战,都要求大学教育尽快转向传统意义上的“智慧教育”和“人的自由教育”。复旦校长杨玉良在开学典礼上的致辞已然言明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致辞被疯转,也映射出来自民间渴望变革的强大诉求。
【过渡,结合当前时政,就业难,高校迅速扩张等,提出教育应该回归本质。】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仅有专业知识”,显然只是“授业”的内容,而真正的学校教育,理应是“传道”与“解惑”并举。悟道、受业、释惑是对教育精神的一种传承与发扬。各大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子们综合素质的塑造。
在社会里,做事很重要,做人同样也很重要,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创新意识、打拼精神等,都是企业用人和社会交往中所看重的素质。而只有综合素质达标的人才,才是一名真正健全的人才。大学理应教会大学生责任和担当;大学的教育,不仅应该让学生成为一名有专业知识的人,更要让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公务员行测题库【手机题库下载】丨搜索公众微信号"566公务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