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就是为全社会提供基础设施,为你我他涵养道德环境
制定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推动建立自然人、法人统一代码,建立黑名单制度……今年以来,有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动态进展,总是牵动公众的视线。日前有媒体报道,国家层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已上报国务院。这一最新消息表明,信用建设的顶层设计已呼之欲出。
“信用”并非新鲜话题。然而,老生常谈、屡受关注,恰恰反映出问题另一面:诚信缺失是亟待破解的社会难题。物质上的日渐丰盈,并不能遮蔽精神上的贫瘠。一些人“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在市场大潮中唯利是图、不讲信用,一再触碰法律和道德的底线,逐渐迷失了自我,也带来种种社会问题。
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石,诚如专家所言,信用也是最大的社会资本。诚信缺失,已成为经济社会运行的梗阻和看不见的软肋。现实中,有的人无视商业信誉,以次充好、短斤少两、发布虚假信息;有的企业违背经济活动规则,言而无信、视合同为儿戏;更有甚者,罔顾他人生命财产安全,偷工减料、谋财害命。毒奶粉、毒豆芽、过期月饼,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骗保骗贷……种种失信现象与违法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经济秩序,也变相提高了社会交易成本,危害不可小觑。
马年春晚小品《扶不扶》讽喻了扶起跌倒老人反被讹诈的怪现状,也从一个侧面映照出:当社会遭遇诚信危机,普通人连伸出援手都要直面内心的焦虑。正因此,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就是为全社会提供基础设施,为你我他涵养道德环境。试想,如果社会信用体系业已健全,广州两个人仅靠租两间办公室、申领十几台刷卡机,怎么可能轻易实现一年信用卡套现超2.6亿元?如果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得以更早建立,老百姓又怎会把“执行难”调侃为“法律白条”?
从这个角度来看,进行整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可谓适逢其时。根据规划,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等重点领域展开,通过多措并举、稳步推进,确立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也让纷繁复杂、涉及面广的信用建设有规可循。近期,民政部尝试建立查核机制,确保社会救助资源真正用到困难群众身上;浙江省将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信用纳入社会信用服务体系……类似的探索实践,验证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溢出效应。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并非一日之功。有顶层设计,还看基层落地。各地各部门只有严抓落实,做好政策衔接、上下对称,用实际作为消除“信息孤岛”、完善奖惩机制,才能真正做到“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令失信的成本远远高于守信的成本,共同塑造诚信的社会氛围。
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诚信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意正在于此。诚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概念,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准则。以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为载体,从小处实处做起,积极倡导和培育以诚信为基础的核心价值观,加强以诚信为基础的公民道德建设,无论对市场经济发展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哲人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不断增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刚性力量,崇扬诚信的价值观念,对失信行为出重拳、下猛药,让黑心商、老赖们、假摔者等一朝违规、处处受限,我们必将迎来诚信的价值回归,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诚信中国将渐行渐近。
关注"考试吧公务员"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公务员报名、真题答案、备考信息!
公务员行测题库【手机题库下载】丨搜索公众微信号"566公务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