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简政放权
【政策背景】
2013年3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发布,明确了国务院职能转变各项任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后,机构改革进入“加速期”,除了多部委开始积极调研酝酿审批权下放的相关事宜外,4月24日和5月6日国务院两次召开常务会议决定继续强力推进改革落实,分别决定取消和下放71项、62项行政审批事项。
2014年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2014年继续把简政放权作为“当头炮”,努力打造透明政府。会议推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三项措施:一是公开国务院各部门全部行政审批事项清单,这意味着向审批事项的“负面清单”管理方向迈进;二是对各类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原则上予以取消,确需保留的要通过法定程序调整为行政许可,同时改变管理方式,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三是在去年行政审批改革的基础上,再取消和下放涉及水路运输许可、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备案核准、网校审批等70项审批事项。这些举措,拉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政府新一轮改革的帷幕。
【标准表述】
简政放权最早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阶段提出来的,是党和政府针对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的状况,为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而采取的改革措施。新一届政府成立尤其是十八界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简政放权再次成为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和社会舆论的热点话题。此次简政放权是指要大幅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把政府不该管、事实证明也管不好、管不了的事务真正交给市场和社会,充分挖掘民间和市场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和经济建设,政府专心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
当前简政放权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由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放权,即国务院各部门向地方下放投资审批、生产经营活动审批等事项,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二是由政府向市场放权,即将本来由政府主导的行政审批、经营管理等事务,完全交给市场,切实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作用,增大企业的投资自主权。三是由政府向社会放权,即在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领域把部分政府职能以授权、委托等方式转移给相关社会组织、非政府机构承担,从而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
【重要意义】
有效协调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简政放权就是要为形成上下互动畅通、顶层设计与基层首创有机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理顺关系,创造环境。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同时市场作用的加强又能反过来对政治体制改革加以促进,创造条件。
有助于铲除腐败温床,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腐败的根源是国家行政机关拥有大量行政权力,当权力本身过多、过大,又不受外部监督和规范时,官员贪腐自然难免。因此,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不仅将给市场注入动力与活力,还有助于铲除腐败温床,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有利于激发经济发展内在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减少审批事项,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市场内生性的活力自然就会被激发。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创造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的必要前提。
【对策建议】
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是简政放权的关键。
要充分认识做好简政放权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破除怕丢权、怕失利的思想,自觉服从改革发展大局,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扎实推进简政放权工作。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破解“层层审批、公章围城”难题,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经济发展的做法,真正做到思想上放胆,工作上放手,政策上放宽,机制上放活,激发各方面的发展活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抓住关键环节,真放权、放真权。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妥善解决“越位、缺位、不到位”等问题,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做到真放权。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投资项目和资质资格等的许可、审批,减少环节,简化手续,提高效率,防止审批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做到放真权。凡是市场能够调节解决的,交给市场解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创造力;凡属于基层管理权限的,还权于基层,更好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
转变作风,讲求实效。
简政放权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要求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有相应的改变。要弘扬求真务实工作作风,办实事、见实效,不搞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不当“一放了之、撒手不管”的“甩手掌柜”。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环境,为基层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让基层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坚持依法办事,加大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追究力度,不断提高工作效能,让“政之所为”与“民之所需”更好对接,确保简政放权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明确责任,强化监督。
简政不等于减少服务,放权不等于放弃责任。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把取消、下放和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把政府权力放在阳光下公开运行。正确处理简政放权与加强监管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从规范主体活动资格为主向规范主体活动和评估活动结果为主的转变,变重审批轻监管为宽准入严监管。强化工作纪律,建立长效机制,制定行政审批各环节的操作流程,形成以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机制,建设廉洁政府,防止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
【文章素材】
[标题示例]
用权力“减法”换发展“乘法”
行政审批要“减”更要“精”
简政放权 才有“各劝其业乐其事”
简政放权是深化改革的总开关
简政放权转职能 优化服务改作风
[开头示例]
纵览全球,不仅诸多国家行进在大刀阔斧地改革调整之路上,而且一些国际组织也处于择机而动地改革调整计划中。事实上,改革已成世界大潮、人心所向。放眼中国,深化改革更是到了最紧要关头。因为当代中国的一切红利都源于改革开放这一根本动力,如果没有后续改革的不断跟进,红利将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日益枯竭,原有的也可能丧失殆尽。那么,今日中国深化改革的总开关和牛鼻子是什么呢?四个字:简政放权。因此,必须自上而下地做好简政放权的顶层设计。
[结尾示例]
滴水穿石,绳锯木断,胜利在于坚持。简政放权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更不能贪大贪全,要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避免走弯路,避免“雷声大雨点小”,要有以“落地有声”的认真,也要有“破釜沉舟”的意志,更要有“逢敌亮剑”的勇气!
关注"考试吧公务员"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公务员报名、真题答案、备考信息!
公务员考试题库【手机题库下载】丨搜索公众微信号"566公务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