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素材
[标题示例]
1.以创新思维发展普惠金融
2.用实体经济疏通金融“血脉”
3.用“有力之手”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体系
[开头示例]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发展普惠金融”,首次以中央全会文件形式作出发展普惠金融的战略部署,充分显示出党中央把民生领域、弱势群体、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提升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视野,这是党中央立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顺应广大人民群众金融服务新期待,作出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决策。
2.小微企业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和维护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我国政府虽然出台了诸多的措施予以扶持小微企业,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国际上有不少成功经验,借鉴国际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和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将有助于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3.从支付宝到余额宝,从P2P网络贷款到众筹融资,从微信红包到微信彩票,去年以来我们一次又一次感受着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互联网金融一次又一次挑动着金融机构的神经。互联网金融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它对现有的金融体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和呵护这一新生事物已经迫在眉睫。
[结尾示例]
1.金融业“伪创新”之所以长期存在,是监管者不愿承担“打压创新”的恶名,有的看重“创新”两字的含金量,对“伪创新”的瑕疵乃至给实体经济造成的硬伤,心里有账但嘴上不说、手上不抓。“创新”与否,金融机构自己说的不算,业内说的也不算,只有实体经济“开心”了,“创新”才有价值。
2.对金融行业来说,现在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春天。能否抓住这个机遇,珍惜金融改革共识,在“包容”的空间中开辟新天地,是检验改革者们的一块“试金石”。
申论范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发展普惠金融”,这为金融业指明了改革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构建普惠金融体系,让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更快地惠及所有人群、所有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弱势产业以及低收入群体,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好服务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不可否认,金融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全局效应,是振兴经济全局的催化剂,若处理不慎也会成为撼动全局的火药桶。因此,国内外经济形势越是错综复杂,经济社会发展压力越是加大,就越需重视金融体制改革的独特关键作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将强烈激发我国的经济潜能,大幅开拓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创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我国传统的金融体制是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条件上建立的,它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特点是高度垄断,主要为国有企业服务。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传统的金融体制也开始迈开改革的步伐。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金融体制的改革及金融业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度垄断没有完全打破,中小企业金融机构较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发展缓慢。这些体制性缺陷,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影响稀缺资金的配置效率,不仅伤害我国经济健康运行,而且威胁到长期稳定发展,所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已刻不容缓。
不容忽视的是,新形势下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要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新要求。
因此来说,一方面要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继续推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改革,发展农村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制和增资扩股,培育多元化金融市场主体,并推动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存款类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将每年新增存款一定比例投放到农业或涉农领域。同时要加快金融业制度和产品创新,不断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升金融活力和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和完善社区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深化中小商业银行改革,促进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更加专注于社区居民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同时要加强宏观统筹指导,营造良好金融环境,要着力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完善监管体系,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是中国迈向金融强国的必经之路。李克强总理曾明确提出:“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只有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政策和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才能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才能促进金融体系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让金融体制改革更好地服务国计民生。
关注"考试吧公务员"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公务员报名、真题答案、备考信息!
公务员考试题库【手机题库下载】丨搜索公众微信号"566公务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