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2014年即将结束。这一年发生了多起令人触目惊心的安全事件:有的涉及儿童健康,有的关系到群众居住安全、食品安全,有的则牵涉安全生产。每一起令百姓付出健康和生命代价的事故发生后,全社会曾追问:谁该为这些事件负责?
例如,西安幼儿园喂药事件相关责任人的处理,9个月迟迟未见结果。又如,上海福喜食品原料过期事件,4个月过去了,涉事企业相关人员还在侦办之中,而公众质疑的监管责任问题却始终避而不谈。类似还有昆山粉尘爆炸事件,巨大而惨痛的伤亡代价,与曾不断被举报有污染和安全问题而一直生产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当地政府的有关领导责任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落实不力,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但是监管被追责尚未提上议事日程。
【深度解析】
[权威论述]
要严格落实任务和责任,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要把职能转变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建立长效机制。
——李克 强
[当前现象分析]
一方面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是一种进步。网络公共事件是通过舆论倒逼来解决问题,事实上就赋予了解决问题的被动性,并且很多问题并不只具有个体特征,而是带有行业或者领域的共性问题,情况复杂,事件的表象之下,多方的利益错综交织,处理起来困难重重,并且容易受到利益的掣肘。时下,对于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不少地方学会了“迅速表态”。客观来讲,与之前对舆论质疑置若罔闻、不理不睬相比,政府部门的“热回应”算是一个进步,能积极回应,至少打开了“良性互动”的关口。
另一方面,热回应后的“冷处理”导致事件久拖不决。其实,“积极回应”只是政府部门与公众互动的第一步。回应之后,政府部门如何深入调查解决,才是公众和舆论更为关心的问题。然而从现实来看,“第一时间”的及时回应、号称“严肃查处”的官方表态、以“道歉”代替“问责”的淡化处置,很多时候没能给出事件真相。面对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不少地方开始采用“拖字诀”,试图通过采用延缓通报,等待社会关注度“降温”之后再发布后续情况的方式来“大事化小”。也有些地方,甚至在持续拖延之后,索性不再对事件进行回应。于是,各类“烂尾新闻”的数量与日俱增,“正在调查”成为了回应舆论的又一“神器”,大量公共事件并没有画上完美“句号”。
此外,部分领导干部“为官不为”心态助长此现象。一些领导干部至今没有认识舆论影响的重要性,总觉得媒体“炒作”一阵就会过去。也有一些领导干部视媒体监督为“存心找茬”,怕言语不当惹祸上身。越是热点事件,公众越希望通过权威渠道获悉政府将怎么办。这种时候,如果领导干部“装聋作哑”,必然给公众造成“暗箱操作”的印象,迫使媒体从外围获取缺乏权威性的信息,导致事件复杂化,增加政府工作的难度。
[影响]
习惯于“热回应冷处理”的政府部门,总以为时间是最好的稀释剂,时间一长,公众自然会淡忘他们曾经关注的热点事件。殊不知,随着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越来越高,参与的手段和方式也越来越专业和成熟,对热点事件的冷处理,并不会让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减退或转移。这样的处理方式正是导致民众产生“习惯性质疑”的一大诱因。真相姗姗来迟,谣言与传闻就有了滋长空间;回应遮遮掩掩,“黑幕”、“隐情”自然广为流传。久而久之,政府部门的形象与公信力受损,自然不可避免。
[原因探究]
网络公共事件重回应轻处理,其实是当下权力治理、社会治理常态惯性的延续,舆论的压力之下,依然有弹性十足的选择空间,充分表明权力监督与公共治理制度修补机制的严重缺位。“关注的冷了,事情就淡了”,这是机制缺位之下形成的惰性处理文化。显然,对于公共网络热点事件,“给人民群众一个真诚负责的交代”,并不简单取决于一个地方的态度,以及领导的好恶。毕竟,但凡出现公共事件,都是地方在某些方面相对突出的问题,都是日常治理不到位的领域。
[对策建议]
更多的机制应该建立在政府及部门权利责任的落实上面,配套权力监督和问责机制,找得到惩治的标尺,用责任体系、问责机制支撑起责任政府。
热点关注要有“画句号”的机制,只有常态的处理机制完善了,非常态的舆论监督才会更有力。与此同时,还应把热点公共事件作为了推动健全监督问责机制的契机,一方面推进事件追责的彻底和落实,另一方面实现对问责执行责任主体的再监督。
关注"考试吧公务员"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公务员报名、真题答案、备考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