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部分景区门票上涨过快过高,以及园中园、票中票等不合理不规范现象,国家旅游局3月23日宣布将在全国景区系统开展“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创建活动。标准包括全面实行一票制,景区没有价格欺诈行为,按规定全面落实对老年人、青少年、学生、军人、残疾人门票价格优惠政策,等等。凡自愿作出承诺的,即可成为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3月24日《经济日报》)
针对部分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快过高,部分旅游景区存在园中园、票中票,少数旅游景区对落实老年人、青少年、学生、军人、残疾人门票价格优惠政策不到位,少数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虚高等问题,国家旅游局拟出台规定规范景区价格行为,在全国景区系统开展“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创建活动。其积极意义不可否认。笔者相信,在创建活动期间,部分景区在乱涨价、乱收费方面也会有所顾忌,旅游服务质量也会有一定的提高。但是,“价格信得过景区”到底由谁说了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景区自愿承诺“价格信得过”,有哪个景区会自己说自己的坏话呢?因此,我在赞成“价格信得过景区”创建活动的同时,建议国家旅游局改革景区评价模式。景区评比创建活动关键不是听景区怎么承诺,而是看景区怎么做,然后把评价话语权交给广大游客。
当然,从根本上讲,要规范景区价格行为,避免景区乱涨价、乱收费,防止景区服务缺斤短两,还需要地方政府推进公共景区逐渐回归公益定位,不再把公共景区当成摇钱树,干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蠢事。
其实,旅游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吃、住、游、娱、行、购”等六大旅游要素中,门票只是旅游经济的一个环节。景区门票价格低廉或者不卖门票,将大大提升景区周边人气,带动周边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多重利好。从促进旅游消费、拉动旅游经济的角度讲,门票优惠根本不会亏本,还可以为景区赢得公益美名。比如杭州西湖免费开放虽然减少了门票收入,但是拉动了地方综合旅游经济,赢得游客青睐,根本无损旅游经济效益。过高的门票价格吓跑游客,不利于吸引游客,更不利于旅游产业长远发展。某些地方热衷于景区涨价,玩园中园、票中票的把戏,执行景区优惠措施缺斤短两,表面上看是赚了一把,实际上是得不偿失。
从景区的地位与归属来看,不少景区是大自然的恩赐,有的还是著名文化遗产,是国人共享的名胜财富。地方只是这些公共景区的管理者,并非所有者。既然是公共景区与文化遗产,就应具有公益属性与社会功能,不能陷入无休止涨价的误区。而且景区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仅像自来水、天然气那样牵涉到当地民众的利益,还直接影响外地游客利益。而按行业惯例,景区往往会出台多种优惠措施补偿当地游客,比如门票打折,推出月票、年票等等。受门票涨价影响较小的群体参与价格决策,而真正要多掏腰包的外地游客却被排除在听证会之外,某些地方对景区关门涨价,难言公平。
不仅地方政府与景区要权衡涨价利弊,增加对公共景区的投入,摆脱“门票经济”依赖,拿出诚意让利于民,自觉做价格、服务“信得过”的标兵;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相关部门也应该对哪些景区属于公益景区,哪些是商业景点,做出明确界定,把景区门票价格、服务收费列入民生价格监督体系,建立合理的景区定价制度,健全景区违规违法的问责处罚措施,有效监管景区价格,推动公共景区回归公益本质,吸引更多人外出踏青观光,欣赏美丽中国,促进旅游行业健康发展。
关注"考试吧公务员"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公务员报名、真题答案、备考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