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教育部4月1日发布通知,要求重点大城市在今年实现小学100%划片就近入学的目标。就近入学已经实施了很多年,这一次特别加以强调,并对重点大城市作出硬性规定,目的是追求公平。以往一些地方对就近入学规定的执行过软、弹性很大,有权有势者找关系、批条子肆意破坏规则,一些学校乱开口子,并趁机收取高额赞助费。特权可以介入、金钱能够左右,让规则出现裂口,加剧了社会不公平。
“重点大城市100%的小学就近入学”的新规如果执行到位,对严肃规则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做到这些并不意味着教育公平就能如期而至。
“起跑线情结”下,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无比强烈,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几乎是所有大城市的通病。试想,在就近入学的大背景下,北京的西城区与大兴区、上海的静安区与崇明县、武汉的武昌区与蔡甸区,同城不同地段的孩子,在优质教育资源的占有上是否谈得上公平。生活在普通地段的工薪家庭与购买学区房的财富阶层,对就近入学规定的感受是否一样。不严肃就近入学,特权就有“施展”的机会,造成不公平;而严格就近入学,又可能给一些家庭造成更大的不公。解剖这种公平的悖论,需要看到问题的根本:中国基础教育最大的不公是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好学校”“坏学校”之分,永远是就近入学执行难的首要背景。
实现教育公平,根本之策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让不同片区的教育质量趋于整齐。进一步加强师资培养、培训,通过相当一段时期的努力,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做大蛋糕,这是一个方面;从当下着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分好蛋糕,是另一个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对此,各地能否有一些务实作为,比如能否把优秀教师轮岗制度切实执行到位。能否出台符合地方特点的教师薪酬制度,让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收入高于中心城区,以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教改、课改等教育试点乃至各种教育投入能否不要总集中在那几所重点学校,把机会更多地向一般学校倾斜。朝着这个方向去想、去做,才能解决这一难题。
关注"考试吧公务员"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公务员报名、真题答案、备考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