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亚马逊中国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在京启动“亚马逊挚爱阅读”系列活动,发布“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几乎每天都会阅读,但51%的受访者每天会用超过1个小时的时间阅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而每天读书超过1个小时的受访者仅占36%。(4月22日《京华时报》)
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如期而至,关于阅读的重要性、必要性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并以此提升对阅读内涵的认识,点滴积累之下促进全民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当下的中国,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更加紧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这样的巨大差距,其实也是国民素养整体差距的写照。
在“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的语境下,强调阅读似乎有些不合适宜。“爱阅读”本是国人的传统,然而功利主义的裹挟下,阅读就变成了功利性的选择。如果阅读有用则会成为优项,若是不能带来直接的利益,则会被弃之于外。很多人拥有很高的学历,却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大多数人在走出校门之后,就从此与书绝缘,自此没有再完整的读完一本书,甚至没有摸过一本书。
现实中有一种场景,总是呈现出很强的反差。比如在德国的医院,很多病人候诊之时,总会拿出一本书静静的看着;而在公园、广场或者候车室,这样的场景已成为一道风景线。整个场面安静而温馨,带有浓浓的书香之气;反观国内这些场所,要么是高声喧哗,要么是围在一起打牌,要么是盯着天花板发呆,或者用平板看电影,拿手机玩游戏,拿着报纸、杂志或者大块头书籍阅读者少之又少。同为精神层面的满足与消遣,在方式的选择上可谓千差万别。
读书习惯的形成,跟对读书的认同感有着直接联系。“书为谁而读”的命题,似乎一直没有找到答案。有人说是为国家而读,有人说是为社会而读,有人说为父母长辈而读,也有人说是“为自己前途与命运而读”——应试教育体制下,这几乎是一种反复强调的常识。然而,同样为自己而读,在层次上却千差万别。一种是求名出利,靠读书获得文凭或者谋生的本领;另一种却是将读书作为一种精神享受,一种素质提升,一种人生追求,一种娱乐消费,读书已融入了整个生活和人生,是让自己更有品位的一种现实路径。
读书观的差异,带来的则是截然不同的结果。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不能过于功利和浮躁,而应保持冲和与淡定的姿态,并将其上升到公民素养、社会文明和精神建设的层次上来,提升到每个人的喜好与追求上来,甚至可以将其作为打发业务时间,消解空虚寂寞的方式。传播阅读理念,培育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需要积极推动全民阅读立法工作,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更需要明确全民阅读的个体意义,让每个人都树立起“读书有用”的理念。虽然读书事关人类智慧传承,读书充实精神生活,读书促进事业成功,读书关系民族命运,但读书更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一种福气,一种消遣、一种修养,一种人生的态度与方式。在读书中去窥视别人,才能不断的反思自己,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进步才有坚实的基础。
关注"566公务员"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公务员答案、公务员真题等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