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的身体也有了曲线,我就会是一个妈妈......” 这几天,一个八岁小朋友写在作业本上的诗,在朋友圈刷屏了!诗人天赋满格,在微博上引起了数万网友的讨论:“小姑娘对妈妈的怨念好深啊!不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不过好可爱!这孩纸有淘宝同款么,我收了!”(4月22日《江南时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些大人实际上扮演了“大灰狼”角色,成为摧残“喜羊羊”们身心健康的罪魁祸首。如此成长环境下,8岁女童的“曲线诗”走红网络,与其说是一名“天才诗人”的面世,不如说是其童贞和快乐迷失的一种悲哀。因此,透过女童“曲线诗”的背后,我们应该读懂其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一种另类诉求。
众所周知,孩提时光该是幸福和快乐的。都说如今的孩子“掉进了蜜缸里”。但是,说实话,要说“幸福指数”,相比上一辈,他们并不一定高,尽管他们在物质享受上比上一辈强多了,但精神世界相对贫乏,他们的心灵比较孤寂,他们的心理相对压抑,他们过得一点也不快乐。其实,孩子们的幸福和快乐非常简单,就是能够无忧无虑地学习和生活,身心不被背上沉重的包袱。尤其是在节假日,能牵着父母的手去少年宫玩耍游乐,就感到无比开心。
可如今,假期变成了孩子们的“第三学期”,一些地方的少年宫早已成了第二课堂,好多培训项目成了赚钱的机器。在这里,还有多少能开发孩子们智力和兴趣的、寓教于乐的、丰富多彩的儿童游戏?很多孩子从3岁进幼儿园起就开始背负重荷,直至考入大学也难以卸下来。玩,成了孩子们的一种奢望,能保证睡眠已经很不错了。不知家长们有没想过,孩子稚嫩的肩膀,能否承受如此重负?也许有人会问,现代社会竞争残酷,不这样行吗?
因此,面对女童的“曲线诗”,家长应反躬自省:“让孩子们快乐”,不只是一句口号。要让他们快乐,就该给他们快乐的空间。让孩子健康、快乐、幸福成长,是每个做父母的美好愿景。既然如此,那就应该顺其自然,那就不要违背自然法则,不要“好心”反而扭曲和扼杀了孩子的天性。但愿这首“曲线诗”,能够剌痛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近乎麻木的神经,把快乐还给孩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宽松环境,让祖国花朵开得更加美艳。
关注"566公务员"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公务员答案、公务员真题等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