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公务员考试 > 申论 > 申论热点 > 国家 > 正文

2016国家公务员申论指导:申论文章用排比成靓文

来源:华图教育 2015-07-08 13:41:00 要考试,上考试吧! 公务员万题库
考试吧整理“2016国家公务员申论指导:申论文章用排比成靓文”,更多关于2016国家公务员备考,请微信搜索“566公务员”或者访问考试吧公务员考试网。

  “得申论者得天下,得文章者得申论”一篇好的申论文章定能帮助考生拿得申论高分。而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考查的不仅是一个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更重要考查的是一个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就是要求考生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的表述思想观点。我们说申论语言是一种四平八稳、中庸的语言,这里考生一定要注意文章的语言写作风格,因为申论文章不是语言优美、感情丰富的高考作文;不是专业性强、理性冷静的学术论文;不是语言犀利、感情激烈的报刊杂文。

  那具体怎么写好一篇好的文章,在这里天津华图教育备考专家给同学们介绍利用排比来增加文章的气势,也是一种靓文关键因素。因为文章中如果出现大量的排比句式,这样的文章更加彰显气势磅礴,是非常的大气。给阅卷老师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也能使阅卷老师的心情比较愉快。

  在申论文章中利用排比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种。分论点的排比、论据中的排比、不同词性的排比等。

  (一)分论点的排比

  一篇好的申论文章一定是论点突出、观点鲜明。分论点紧扣总论点。如果分论点利用排比的方式提出,那更容易给阅卷老师一个整体的好感,也避免文章给人一种零散的感觉,使每一个段落都围绕着材料的主题以及作者的观点而写出的。

  以“家底”为题,这篇文章的总论点不难提出,是“摸清家底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分论点我们就可以利用排比的方式,从政治、经济、社会等这几方面去展开。

  (政治)摸清家底,有利于优化政府执政管理模式。

  (经济)摸清家底,有利于调整产业机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社会)摸清家底,有利于调整性别比例,维持社会的稳定。

  (二)论据中的排比

  论据中利用大量的排比,无非是一个得分点。论证方式在我们申论考试评分细则中往往占到12分左右。而利用大量的排比论据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得分的论证方式。

  比如,针对“作风问题”这样观点的段落,我们就可以这样写: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解决作风建设的首要问题;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这是解决作风建设的根本问题;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建设,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这是解决机关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进一步加强领导机关作风建设,发扬民主,顾全大局,这是解决机关作风建设的关键问题;进一步加强生活作风建设,情趣健康,追求高尚,这是解决机关作风建设的现实问题。

  (三)不同词性的排比

  这里讲的不同词性的排比,说的是比如理论语句的排比、解决问题措施方面语句的排比。同理,在分论点以及论据的写作时进行各种词性的排比,达到一篇文章整体的磅礴气势。

  领导人讲话基本上都是一篇好的申论文章。比如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国这头狮子醒了。努力实现“中法梦”,这一观点的讲话时,分论点是:1、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2、中国梦是追求幸福的梦;3、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这样一种理论性的排比论证。

  在“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论证一分论点时就利用的排比论据,中国梦需要和平......;中国人民珍惜和平.......等。

关注"566公务员"官方微信,获取最新资讯、职位表、真题答案等信息!

公务员考试题库手机题库下载】丨微信搜索"566公务员"

  相关推荐:

  2016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

  2016国家公务员行测推理判断技巧:排除法所向无敌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公文写作辅导之函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版权声明:如果公务员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公务员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公务员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公务员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务员报名查分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