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我国的养老机构最初主要针对的是三无、五保等困难老人,提供福利性的养老服务,各地基本上都设有相应的敬老院、养老院、福利院、光荣院等,绝大部分养老床位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老龄社会,已经不以意志为转移,实实在在来到了我们身边。今天的老人,明天的我们,如何养老,是每一个人都关心关注的话题。在这其中,机构养老已然成为一种趋势,而有关养老院床位总是紧张的新闻,也时时牵动人心。但据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所谓紧张并不存在,现在养老院床位空置率竟然超过了50%。
深度解析
[养老床位供不应求、供过于求并存的原因]
养老资源空置的主要原因:
一是农村老人养老院不符合市场性和老年人需求。2000年之后,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以及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推进,养老机构开始向一般社会老人开放。但相对于城市老年人的需求来讲,农村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较低,购买服务的意识、水平和能力也较低,造成部分养老床位的空置,再加上之前的养老机构大都是福利性事业单位,大多以行政区划为单位进行设置,并没有更多考虑市场性和老年人的需求特点,这是形成空置的重要原因。
二是我国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2014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刚刚超过200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每月人均约为100元,直接导致了老年人购买机构服务的能力不高。
三是目前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主要以一般的生活照料为主,针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具有康复护理功能的养老机构相对较少,而这部分正是老年人的刚性服务需求,供给与需求的不配套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闲置。
四是由于土地成本的因素,许多新建养老机构,特别是大型养老机构大都设置在郊区,地理位置较远,老年人愿意入住的意愿也较低。
养老资源紧张与空置并存的原因:
养老资源的紧张主要出现在一些市区内交通便利、公共服务设施齐全、自身服务设施齐全、价格适中、带有康复护理服务功能的养老机构里。
之所以出现空置和资源紧张的双重局面,首先是供给和需求之间出现落差。针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刚性需求较高的康复护理服务床位较少,一般的生活照料服务较多。
其次,目前大多数养老床位数分布在农村,相对于服务需求和购买力较高的城市老年人来讲,位于市内的服务齐全、价格适中的中端养老机构较少。
最后,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的双轨制运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养老服务市场的不平等竞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也是造成目前这种矛盾局面的一个因素。
[参考对策]
一方面是要大力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的转制改革,加快养老服务的市场化进程。换句话说,养老机构也要“调结构”,力度应该逐渐加大。
一是大力发展城区中小型和小微型养老机构,以小补大,疏通、壮大毛细血管,满足老人的细微需要。
二是要重点发展养护型养老机构。政府投资建设的养老机构,应当以养护型养老机构为主,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鼓励社会力量重点投资建设养护型养老机构。
三是要推动农村敬老院转型发展。改进服务设施,增加康复护理服务功能,提升管理服务质量,农村敬老院要向农村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转型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需求越来越多,养老资源应该要合理配置。
一是要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分类标准和评估机制。国际经验表明,依据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及相应服务功能对其进行分类管理,是管理养老机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要尽快明确公办养老机构的定位与服务对象标准,哪些老人可以享受政府购买的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要有明确的标准。
二是建立全国统一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评估标准,包括身体状况评估标准、经济状况评估标准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标准等,从健康、经济两个方面界定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以及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的不同功能定位和服务对象。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进程,促进养老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
关注"566公务员"官方微信,获取真题及答案、最新资讯等信息!
相关推荐: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10天冲刺抢分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