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2016年5月,中国工商银行巡视整改情况通报中提到,“总行管理的691名干部中,有220名干部的配偶、子女共240人在系统内工作”,“近亲繁殖”现象引发公众关注。
不可否认,当下的“近亲繁殖”,已然是一种普遍现象。除了此次中国工商银行之外,2015年中央巡视组就查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中国气象局、中国人寿、农发行、中国邮政、中石油、中海油等多家单位存在不同程度的“近亲繁殖”的现象,由此可见“近亲繁殖”的程度日益严重。而萝卜招聘、绕道进人、内部照顾、交叉安排等方式,是“近亲繁殖”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标准表述】
[原因分析]
国企中“近亲繁殖”的现象严重,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原因。
从历史上来说,“近亲繁殖”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如今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在许多地方却没有真正摒弃过。
从现实中来说,公务员系统或事业单位内部,即便要招人,也要通过统一的考试,这增加了“近亲繁殖”的难度,但在国企内,领导在录人用人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加上社会监督力有不逮,为“夫妻店”“父子兵”“兄弟连”的生长提供了土壤。
综上分析,“近亲繁殖”的存在是权力自肥的写照。除了相关制度没有很好地执行,对违规者没有作出严肃处理,使制度缺乏有效的震慑力外,还在于招聘的权力仍掌握在国企事业单位自己手中。
[影响]
从生物学上讲,近亲繁殖会导致后代发育上的畸形和缺陷。同样,国有企事业单位“近亲繁殖”也会带来一系列危害。中公教育总结有如下危害:
一则,这可能会让一些国企失去大量引进优秀人才、吸引“新鲜血液”的机会,会降低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制约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则,国企内的“近亲繁殖”,容易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会加大企业运营的协调成本,甚至会极大地阻碍企业的改革。
三则,国企中“近亲繁殖”现象日益严重,便很可能造成人浮于事、人事臃肿的局面,影响企业的发展效率。
[参考对策]
近年来,中央针对“近亲繁殖”现象进先后出台《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人员任职和公务回避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相关规章制度,但遗憾的是,规定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与执行。因此来说,要杜绝“近亲繁殖”,就必须用追责与创新来作为:
在追责上,自然是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加强对国企招聘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力度,并加大处罚力度,不仅要对其亲属进行处理,涉事干部也要严肃问责,以形成必要的震慑力;
在创新上,则要推进国企市场化的程度,加快资本融合,推进现代企业化治理。唯此,企业才能任人唯才,减少乃至杜绝“近亲繁殖”,最终为企业发展更好地提质增效。
遏制国企“近亲繁殖”,可考虑将招聘员工交由独立的第三方运作。近年来,不少民企开始采用第三方测评的方式选拔人才,就有效提高了招聘质量。
关注"566公务员"官方微信,获取真题及答案、最新资讯等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