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十九大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时代赋予了水资源水生态保护事业新的任务和使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水资源水生态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河湖生态流量保障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自然资源。“和谐”是和睦协调之意。人水和谐要求水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协调处理各供水水源之间、各用水户之间、水资源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水资源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水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和高效利用,保障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长期协调发展。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改造水的活动表现得尤为强烈。生产规模、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极大地刺激了人们从水中获取财富、谋求社会进步的欲望,人类对河流盲目和过度利用其价值的行为愈演愈烈。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和改造河流的行为,导致全球范围内众多河流出现了空前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河源衰退、洪水减少、河道断流、河床萎缩、湖泊干枯、尾闾消失、水质污染加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萎缩等方面,从而严重制约着水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发挥。
|公考角度解读*
[权威论述]
科学治水,既要治理好水患,也要注重生态保护,既要实现水安全,也要实现综合治理。——习近平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
[内涵]
人水和谐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解决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出现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水问题,使人和水的关系达到一个协调的状态,使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久远的支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本保障。
从人水和谐的概念可以看出,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水系统自身的健康得到不断改善;
二是人文系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是水资源为人类发展提供保障,人类主动采取一些改善水系统健康,协调人和水关系的措施。
简单来说,就是在观念上,要牢固树立人文系统与水系统和谐相处的思想;在思路上,要从单纯的就水论水、就水治水向追求人文系统的发展与水系统的健康相结合的转变;在行为上,要正确处理水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
[重要性]
水是人类及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生命的运动过程,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基础功能。从广义的生命概念和生命运动的特征来看,水也是有生命的,重新认识人类与水的关系,谋求人与水和谐相处,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水是哺育万物的绿色生命。水昼夜不停地流动,辗转腾挪、挟沙带土、移山填海,以一种巨大的力量维持了生态环境和能量交换的总体平衡,源源不断地为生命共同体提供着营养,大千世界因河流的存在而充满生机。
水是人类灿烂文明的摇篮。在大河流域,通过洪水周期性泛滥和人类先民引水灌溉,形成了早期的农业生产,并进而诞生了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技术、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尼罗河哺育了古埃及的7000年文化,被称为“水的原始颂歌”;印度河和恒河打开了古印度文明之门,成为“永恒的涅槃,”;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被誉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奔腾不息的黄河,成就了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华夏文明。
水的奔腾不息,触发了中外哲人哲学灵感。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把“水”作为世界的本原。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从河流的流动性角度提出了事物变化的原理。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孔子面对大河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达了对永恒的追求和向往。管子在其《水地篇》中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意思是说,水是孕育万物、滋养万物之根基,人世间的真善美、假恶丑都产生于此。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河出图,洛出书”现象,曾经启发了先哲的深入思考,构成了古典哲学思维的原始向往及执著追求,孕育出中华民族最早的宇宙意识。
富有声色的水自然景观,激发了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审美情怀。从中国古代的《诗经》《离骚》,唐诗、宋词到现代的《黄河大合唱》《长江之歌》;从欧洲的《蓝色的多瑙河》《伏尔加船夫曲》到北美的《红河谷》《老人河》,河流无一例外成为文学艺术审美创作的重要源泉。浩荡的巨川,湍急的洪水,柔美的溪流,神奇的峡谷,河流以千姿百态的面貌成为文化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成为人们想象力的起点、抒怀言志的渊薮和人与宿命搏斗的见证者,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原初价值。
[对策措施]
坚持以人为本。在不造成水系统严重损害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优先满足基本生活用水的需要;在发生洪涝灾害时,优先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人水和谐相处。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确保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其可承受范围之内;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证水资源开发利用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挽回的破坏。
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水资源开发利用,要统筹兼顾各用水户之间的用水需求和供水水源的供水潜力。提倡将一切问题纳入“人水系统”进行研究,采用系统论的理论方法研究水问题。
以文化的力量构建水生态文明。人类应通过文化同化的力量,遏制自身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盲目扩张,担负起保护河流水资源的职责,增强社会公众的水忧患意识、水环境意识和水法制意识,构建基于水生态文明理念的新型价值体系,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实现人与水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探索河流治理开发新模式。每一条河流的承载力都是有限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河流水资源供需平衡为基本条件,确定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规模,以保持流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目前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洪水灾害四大问题相互作用的多重水危机,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新的治水理念和治水模式,不少国家和地区通过立法、水权分配、改革水价和创新财税政策等法律政策取向,加强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致力于促进水资源的节约、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和有效保护。我国也通过对传统治水思路的反思,提出从重点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转变为强调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的新思路。
建设节水型社会,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构建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依照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的要求,考虑各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及相关的生态环境状况,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