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对冷门怎么看?按一般概念,一些冷门的东西没有用。这种认识可能把一个领域的事业耽搁了。做科研事业的评估,要有长远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科学的眼光。”
新学期伊始,一些高校开始在新生中遴选“强基计划”缺额学生,引起舆论关注,“强基计划”遇冷之说一时间沸沸扬扬。事实上,这一说法有失偏颇。根据已经公布的数据,作为“面向基础学科、服务国家战略”的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起步之年的“强基计划”报名人数超过了100万,最后只招收6000人,冷热不言自明。
[提出观点]
潜心从事基础学科研究,坐得住冷板凳,将为提升国家文化自信和科技实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合分析]
强基计划暂未招满的原因:
一方面是门槛高、遴选严苛是。不仅高考成绩占比不能低于85%,还要求学科特长极其突出。
另一方面是不少考生对所谓“冷门”“热门”专业的认识和选择值得深思。基础研究学科面临“有用无用”功利评价之殇。长期以来,浮躁的观点认为基础学科是“无用”的,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科技资源配置过多向“有用”学科方向倾斜,这类战略短视行为也加剧了冷门学科的边缘化。在青年后备人才梯队培养方面,冷门学科面临痛点,由于受研究生招生指标和编制资源限制,一些分支学科面临萎缩。
毋庸讳言,相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很多考生更愿意选择时下热门的人工智能、金融、管理等专业。此前考取北大的钟芳蓉选择相对冷门的考古专业,一时成为舆论热点,足见其选择不易。某高校“强基班”学生坦言,每位拿到“强基计划”入场券的学生,内心都曾面临钟芳蓉式的考验,都需要“为理想奋斗、坐冷板凳”的决心。
意义
科学研究的“顶天”与“立地”、“冷门”与“风口”、“无用”与“有用”往往辩证统一。“顶天”,就是站在学科前沿,力争在科技关键环节突破难关,提升科技原始创新能力。这些前沿,起初往往是冷门,看起来“没什么用”;而一旦有所突破,往往成为风口,可以“立地”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产业发展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参考对策]
一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专业兴趣,学校及家庭不宜向学生灌输功利的成才观。
二是强基计划有必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招生细则。要从现实出发,或可考虑让考生申请报考两所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三是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要打破部分高校采取的“圈养”“富养”模式,人才培养要培养出千千万万个杰出人才,培养出能够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参天大树和国家建设栋梁。
相关推荐:
公务员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 公务员考试经验 | 面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