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养老是“夕阳工程”,但属“朝阳事业”。近年来,我国养老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建立。
近年来,我国针对养老问题多次颁布文件或者政策,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比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2021年两会期间,养老话题成为各位代表热议话题。与此有关的提案多次在媒体中引发民众各种讨论。
[提出观点]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未富先老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完善社会养老体系,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原因分析]
中国现有老年人口近2.5亿。老年人口增长快,与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相比,老年服务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比较突出。比如,城市老年人尤其是中低收入且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服务时,往往存在“买不到、买不起、买不好、买不安”问题。而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基础还比较薄弱,老人留守现象比较普遍。
我国现行的养老服务制度主要针对城乡孤寡老人,面向公众的养老服务尚未制度化,无法适应老龄化加速发展且不可逆转的发展需要,因此,新发展阶段,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有紧迫性。
[对策分析]
一是进一步理顺养老服务管理体制,有必要强化民政部门的管理职责,让其承担起统筹养老服务发展规划、推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定并统筹配置公共资源的职能。
二是加快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及时明确基本养老服务的覆盖范围、服务保障程度与供给方式,让有需要的老年人普享基本公共服务。
三是调整相关政策的精准度,可以根据不同老年人群体特征、地区老龄化差异、养老文化差异等要素分地区、分类别、分层次发展养老服务。
四是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在确保特困老年人利益的前提下,将公办养老机构通过公建民营方式改为社会养老机构,以此调动市场与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发展。
五是引导机构养老服务向居家老人延伸。更多专业养老机构进入居家养老后,更有利于支持老年人自立和满足家庭成员更好地照顾老年人的目的。
六是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不仅能为老年人提供护理经费来源的清晰预期,而且也能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撑。
申论范文
关注老年群体 共享数字社会便利
互联网时代,一些对于年轻人来说轻松平常的日常操作,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力不从心,不但没有享受互联网的便利,还在生活中感到一些不便和压力。比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因为老年人没有健康码导致无法出入小区、乘坐公交的新闻,一度引起社会关注。因此,在信息化社会,面对老年人的数字困境,亟需社会尤其是年轻人来帮助父母和祖父母辈,进行“文化反哺”。
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所有公民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在超过9亿的网民中,60岁及以上人群占比为10.3%。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受地域、能力、素质等限制,人们对互联网科技的接触范围与掌握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老年群体,如果没有年轻人的帮助,即使拥有智能手机,很多也只是使用基本的电话功能,不会使用各种服务软件,甚至还会出现因为使用手机过程中个人信息泄露导致诈骗等安全隐患。而那些经过辅导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群则越来越能拥抱数字生活,创造别样的精彩。
相关推荐:
公务员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 公务员考试经验 | 面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