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Exam8.com) >> 公务员考试 >> 申论 >> 历年真题 >> 文章正文
 广东:2007年申论考题新东方深度剖析(含答案)
【字体:
广东:2007年申论考题新东方深度剖析(含答案)
gwy.exam8.com 来源:戴斌 广州新东方学校 更新:2007-6-19 9:08:38 公务员考试

变化三:“大作文”部分的文体及写作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个变化也是目前在广大考友中争议最大的一个点,在考试完后的当天中午就有学生在戴斌老师的博客上(http://blog.sina.com.cn/daibin324)留言,谈到目前大家的争议焦点:关于“正论文”的理解问题。

这里的争议起源于本次广东省申论考试的问题三:【以"论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标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正论文(60分)】对此,在展开相关讨论之前,广州新东方的戴斌老师请大家先回顾一下历年的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的申论最后一题的题目要求(请关注括号内的备注内容):

2004年上半年是:阅读材料3,结合前面有关材料和你自己的思考,以“关于打击校园中非法传销的对策”为标题,撰写一篇策论(对策性)文章。字数900字以内。(备注:核心关注点是“策论(对策性)文章”这个字眼)

2004年下半年是:通过对所给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以《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思考》为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策论(对策性)文章。(备注:核心关注点是“策论(对策性)文章”这个字眼)

2005年上半年是:仔细阅读所给材料,做出分析和判断,以《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对策》为标题, 选一篇1000字左右的策论文章。(本题70分)(备注:核心关注点是“策论文章”这个字眼)

2005年下半年是:认真阅读材料,通过对说给材料的分析和理解,用800字左右的篇幅来阐述政府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汽车超限超载问题。(备注:核心关注点是“阐述政府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这个字眼)

2006年上半年是:请你对所给材料的进行分析和理解。用800字左右的篇幅阐述政府应如何进行综合治理以有效地控制垃圾短信。(本题60分)(备注:核心关注点是“阐述政府应如何进行综合治理”这个字眼)

戴斌老师建议大家需要留意的是,从2004年上半年到2005年上半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的申论最后一题的题目要求都是明确标注了“策论(对策性)文章”这个字眼,可以说这一段时期,广东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考察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重点看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后从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上半年,这段时期没有了“策论(对策性)文章”这个字眼,但多了“政府”这个限定性主体,其实文体还是没有变,依然是“策论文”,可以说这一段时期,广东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考察目标也非常明确,就是要重点看考生“如何站在政府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而到了今年,突然出现了“正论文”这种文体。很多学生在博客问我如何理解“正论文”这种文体,坦诚地讲,戴斌老师也无法给出一个学术界都能认可“正论文”这种文体的说法,因为就目前而言,这个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甚至目前网上有很多考友认为是否是印错了,因为“正论文”与“政论文”相比较似乎差别不大,存在“印错试卷”的可能。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需要过于把焦点放在“正论文”的理解,实际上我们“退”一步看,关键是要看“论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个命题文章应该“怎么展开”上。

而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虽然目前还存在许多的争议,广州新东方的戴斌老师有以下几方面的个人看法,仅供广大考生参考:

首先,本次申论的文体是不同于以往的“策论文”的,文章不一定要写对策。要注意的是本次广东省申论考试的题目是:“论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题目中的“论”这个字眼,我们可以判断,这篇命题作文的文体是属于“议论文”这个大范畴。我们暂时撇开“正论文”这个有争议的点不去讨论,戴斌老师实际上在之前发表的“新东方名师戴斌深度点评07年河北省申论考题(含范文)”一文中(详文见戴斌老师的博客),其实就已经提出一个新的观点——“议论文”不是“策论文”。戴斌老师认为,我们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并不一定要写相关的对策,实际上,“文章本天成”,写文章如果过于拘泥于形式,就会带有“八股文”的味道,这是与国家设立公务员考试的初衷是违背的,同时我们要明确“议论文”不是“策论文”,这一点戴斌老师希望广大考生能够有所区别地看待。

其次,本次广东申论文章的重点不在对策上,而应该在原因和现象的描述上。戴斌老师请大家留意我们的题目:“论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里我们先分析其中的关键字眼:“必要性”和“紧迫性”。以下戴斌老师希望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用最易于理解的方式与大家一同来探讨这个问题。

什么是“必要性”,戴斌老师认为,通俗地说,就是——“必须”和“需要”做这个事情。那么进一步地剖析,什么是“必须”呢?“必须”往往是联系“负面的内容”(因为习惯性的搭配往往是:“你必须这样,否则••••••”),即指不做这个事情会有不好的后果,所以“必须”做这个事情。而“需要”呢?往往是联系“正面的内容”(因为习惯性的搭配往往是:“你需要这样做,因为这个东西对你很重要”),即指做了这个事情会有一定的“好处”,或者说“得到”一些我们“想得到的东西”,所以“需要”做这个事情。我们不管它是“必须”还是“需要”,谈到这个方面时,必定的关键描述就是“为什么”这么做,侧重点在于“原因”。因此,我们在论述“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时,关键点是要论述好“为什么要在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即讲述原因)

什么是“紧迫性”。戴斌老师认为,通俗地说,我们可以打个比方这样认为,“事情已发展到了很紧急的时刻,我们如果再不采取措施的话,问题可能就无法解决了。所以这个事情很‘紧迫’,有一定‘紧迫性’,必须马上办。”这里的“紧迫性”实际上用一个俗语来形容,应该就是有种事情已经发生了,就“近在眼前”,似乎有“火烧眉毛”的感觉,那才叫“紧迫性”。论述“紧迫性”时候,侧重点在于“描述好这种紧迫的情形”。因此,我们在论述“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紧迫性”时,关键点是要论述好“农村文化建设不足给我们带来的种种不利之处?”(即讲述现象)

第三,本次广东申论文章的重点在于“说理性”,而不在于“罗列性”。对于“论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个题目,我们的重点是要把这篇文章写成一篇“说理性”的文章,而不是“罗列”现象、原因或对策的文章。戴斌老师认为,我们的重点是要讲述“为什么”,而不是传统“三段论”中的侧重于写“是什么”。

综上所述,可以说今年的广东省申论考试和往年的考题相比有了比较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实际上是很符合未来公务员考试的命题趋势及公务员素质考察需要的,这里体现了命题人思路的创新性的变化,这是一个很可喜的现象。而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其实不需要太担心命题的变化会对考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目前我们申论考试的命题要求和对考生素质的考察要求并无原则上的特大变动,只是从具体的题型上有了一定的变化。最后,广州新东方的戴斌老师祝广大考生在公务员考试中考出好的成绩。

更多信息请访问:考试吧公务员栏目

希望与其他公务员考生进行交流?点击进入公务员论坛>>> 

进入考试吧博客记录下自己的备考历程吧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录入:ak47    责任编辑:ak47  
 版权声明
   如果本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诚聘英才  站内导航  客服中心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4-2007 考试吧 (Exam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关村园区(北京市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