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攀枝花市是60年代中期崛起的、依靠“一矿一城”模式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即依托一个大型国有企业攀钢,逐步建立和发展了一个城市,攀枝花市有关领导认为,对于攀枝花这座资源型城市来说,目前资源虽未枯竭,但未雨绸缪很关键,必须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从废渣、尾矿里要效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初,大量矿产资源的发现才产生了这个城市,这个城市是为资源而生的 矿产资源是攀枝花的生命线,这条线断了,这朵花也就凋谢了。”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这个产业单一的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攀枝花市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摆在首位,着力推动在资源产业内部进行升级,延长产业链,加快钒钛产业的发展。“资源就地转化,产业链就地延伸”是攀枝花市提出的理念,钒钛是其发展的着力点。钒被誉为“万能合金”,85%被用于碳钢合金元素:钛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我国知名钒钛专家称:钒钛产业效益可观,每吨市场价格可以是钢的近100倍。攀钢的钒产业以不到5%的资产,不到1万吨的产量,创造出了可与600万吨钢的利润相媲美的效益。近几年,攀枝花市正在集中力量突破技术“瓶颈”,鼓励发展钒钛产业,全市已有钒钛产业企业40多家。目前,该市已掌握了氮化钒产业化技术等一批世界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008年成功生产出了第一炉钛锭,实现了从钛原料到钛金属的重大突破。据攀枝花市政府提供的资料透露,“十二五”期间该市打造“钒钛之都”的具体目标是:钒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55%以上,年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钛资源回收利用率20%以上,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基于现实的考虑,攀枝花市产业转型政策支持的重点还是钢铁、钒钛等产业。但攀钢集团、攀煤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沉重的冗员负担、社会福利负担和债务负担。仅攀钢每年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就达到3个多亿。近年来,攀枝花市国有企业的部分公共服务机构如学校、医院等都已移交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因此加重。由于欠账太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此外,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在经济成分中也占比较低。据统计,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为28.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8.1个百分点,在全省21个市州中排名最后
5.2012年“两会”期间,有记者就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对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了采访。
A委员: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大体经历三个时期:一是大规模开发建设期,二是稳定繁荣发展期,三是资源枯竭衰落期。但真正到了衰落时期再去考虑转型,一般采说为时已晚,因为衰落期城市已经难以支付转型所需要的巨大成本,只有在繁荣时期,并在完成了一定的城市资本积累之后,推进转型效果才食更好。事实已经告诉我们,资源型城市如果不去主动转型、创造产业结构的斯优势,就是守着资源的金山,最终也会掉入资源陷阱。
B委员:调整最忌急功近利。对于资源型城市,由于行业调整矛盾集中和城市自我调控能力有限,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将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现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业调整援助政策非常必要。
C代表来自于枣庄矿业集团,他的发言不离本色:枣矿集团现有非煤产业200多家企业,1000多个产品。其中依托自主研发的水煤浆生产技术建成的全圆第一座具有环保、节能的水煤浆发电厂,实现了煤炭企业由“黑”到“白”的转变,被列入国家重点洁净煤发电技术推广项目。他特别强调资源型企业要有社会责任,在新形势面前不但不能当包袱,还要找准定位。要依托存量资源主动闯出斯路,深入推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6.近几年,“汇源果汁”旗下一款名为“果汁醋”的饮品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热销。然而多数消费者却不知道,这款深受欢迎的果醋饮料却产自一个曾经的煤炭矿区—吉林省舒兰市吉舒街道。
“因煤而盛,因煤而衰”是对舒兰市最为直接的概括。曾经产值占地方经济总量80%的煤炭产业为舒兰市经济和吉林省能源供应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新世纪开始,舒兰地区的地下储煤已近枯竭,大小矿井相继关停废弃,舒兰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单一的产业结构,较低的经济调节能力,使舒兰寻找替代产业、实现经济转型的需求日益迫切。
针对舒兰市基础设施、特别是公用设施建设薄弱的状况,市政府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改扩建。吉舒街道、舒兰街道等破产矿区先后新建、扩建了线路,安装、更换了电表。2005年,新建的吉舒、天合两座变电站投运,供电能力能满足未来20年经济发展的需求。2007年,作为中国果汁行业第一品牌,“汇源集团”考虑在吉林省择址建厂。“总部在选址时对投资环境要求很高。”汇源集团吉林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振国说:“其中水、电供应是重点。”汇源集团的果汁生产线为全封闭式,高压机、吹水机等设备对电压要求极为敏感,生产周期内,生产线断电时间不允许超过15秒,否则由于灭茵和通风工序停滞,线上原料和半成品将全部报废。正是由于吉舒街道完备的电力设施供应,促使汇源集团很快做出了决定。“事实证明,我们选择吉舒建厂是正确的。”回忆建厂后几年公司业务的发展,李振国深有感触:“舒兰市农电公司帮我们做规划,主动服务、定期回访,解决了很多用电问题。即便我们在半夜遇到故障,他们也随叫随到。”截至2009年,汇源集团吉林有限公司已经实现了8000万元的销售目标。汇源集团的投资成功很快产生了带动效应。几年来,在吉舒经济开发区内已经有汇源、雨润等30多家轻工企业落户。经历了50多年发展的老旧矿区,正向着新的目标转型迈进。
7.B市是一座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所面临的民生问题更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一是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原先的一批国有矿山相继破产关闭,导致下岗人员大量增加。由于产业单一,加之传统的手工操作,这些下岗人员普遍技能单一、年龄偏大,再就业能力较盖。二是由于B市是一座随着煤矿资源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城市布局不合理,老城区、老矿区居民集中,工厂和居民区混杂,居住条件恶劣,城市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广大群众要求尽快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的愿望十分强烈。三是B市作为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城市,一直存在着“大城市、小农村”的问题,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区域间义务教育发展还有差别,农村医疗卫生、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以及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当地老百姓将这些问题形象地归纳为“五多六难”:即下岗失业职工多、待业人员多、公亡遗属和工伤职工多、离退休人员多、不稳定因素多;住房难、行路难、入学难、就医难、就业难和生活难。经济难时期,广大群众收入低,在矿区甚至出现了有人因生活无望而自杀的极端事件。因企业破产、职工下岗、相关政策不平衡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
为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近年来B市积极引进食品加工、现代农业、电子元器件、纺织等非资源型工业项目,努力增加财税收入,解决了一批民生工程的建设。比如从2005年起,争取省市两级财政的大力支持,实施了莲花、鲁谷等集中连片棚户区、沉陷区改造工程,总投资54亿元,共拆迁213万平方米,新建住宅面积366万平方米,受益群众13.4万户.31.7万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居民、特别是矿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对改建完的棚改新区,还注意重点解决居民回迁后生活成本增加、子女入学等配套服务问题;从2009年起,争取国家、省、市三级财政出资,全市基本建立了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先后为近2万名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1.6亿元,为3万余名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发放经济补偿金2亿多元。B市最大的国企某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全部补发了历史上拖欠职工的工资、取暖费、丧葬赍和医药费等,合计达1.9亿元,在职职工工资水平也不断提高,目前年人均收入达2万元,比5年前翻了近2番:通过实施“就业倍增计划”,3年采累计实现稳定就业2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由全省排名首位下降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下。
B市既重视经济转型发展,又关注切实解决、改善诸多民生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随着企业的转轨转产,下岗失业人员还在增加,加之新产生的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加,每年尚有10万人的就业问题需要解决。此外,与省内其他城市及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B市的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乡医疗保险的标准还不高,城市与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差距更大。B市市委、市政府承诺,在“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好各项民生问题,让老百姓及时、充分地享受转型发展的现实成果。
8.德国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成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由11座城市和4个区构成,总面积4400平方公里,人口530万,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鲁尔区以生产煤和钢铁为主。20世纪60~70年代,由于石油和核能运用所带来的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煤炭的需求量下降,与此同时,钢铁业也开始走向衰落。这里先后遭遇了“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鲁尔区的经济受到严重影响。采煤、钢铁、煤化工等主导产业衰落,失业率上升,大量人口外流,环境污染严重,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面对危机,德国政府审时度势,成立了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制定总体规划,分阶段明确转型的目标和任务,并制定相应的政策,统筹安排整个工业区的转型发展。经过几十年实践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