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2013年政法干警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专题
2013吉林政法干警(本硕)申论答案解析
1.在阅读给定资料1—8的基础上,概括出造成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城市病”的主要原因。(20分)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准确,不超过20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本题的作答对象为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病”;作答任务是概括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属于归纳概括部分内容,即概括原因题型;作答范围很明确,为“给定资料1—8”,故考生作答本题无需阅读给定资料9—11;作答要求为“内容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准确”;作答字数为“不超过200字”,作答分值为20分。
阅读资料,提炼要点
给定资料通篇介绍的均是城市病问题,考生在阅读给定资料1—8时,只需关注与原因部分的材料内容。
给定资料1为背景介绍,指出了中国快速城市化这一背景,列举了北京因一场秋雨而致交通拥堵的事例,并给出了中国快速城市化所面临的问题:空间冲突、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等。无本题相关要点。
由给定资料2可提炼出来的要点为:城镇人口快速膨胀且往中心城市集聚、人口及城市布局缺乏预见性规划、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严重不足。
由给定资料3可提炼出来的要点为: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各种关系的失谐。
由给定资料4可提炼出来的要点为:城市功能错位、定位不当、管理不科学,盲目扩大建设规模。
由给定资料5可反推出来的要点为:对大城市的功能区划不合理,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协调、粗放。
由给定资料7可提取出来的要点为: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各方面政策都向城市倾斜,城乡之间资源严重失衡;按行政级别配置城乡资源的体制,导致农村难以获得应有的发展资源;“摊大饼”式的粗放扩张忽视科学规划,对长期性、功能性考虑不足,防灾能力脆弱。
由给定资料8可反推出的要点为:相关法律和制度缺失、不完善。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将以上要点进行归类、整合,按照总分结构,分条组织答案 ,以使答案条理清晰。注意作答字数不可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城市病的根源是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各种关系的失谐。
一是按行政级别配置城乡资源的体制,导致农村难以获得应有的发展资源。
二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各方面政策向城市倾斜,城乡之间资源严重失衡,城市人口快速膨胀,加剧了资源压力。
三是粗放扩张忽视科学规划,对长期性、功能性考虑不足,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严重不足,防灾能力脆弱。
四是城市建设方面的法律和制度不完善甚至缺失,不利于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2.“给定资料3”中划线部分写道:“城市的主体不应该是物质而应该是人。”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阅读题目,要求谈谈对“给定资料”中划线部分“城市的主体不应该是物质而应该是人”的理解,属于句子理解型题目。作答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作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解释此句的本质含义,再进一步深入分析,最后做适当的引申即可。
阅读材料,提炼要点
给定资料3反复强调,城市发展要以人为主体,不但要看速度,还要看质量。因此,其本质含义就是指城市发展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城市化不但要看城市发展的速度,还要看其质量。
深入分析过程,依据资料,可以先分析我国城市建设的问题所在。我国的城市建设更多地强调物质建设、发展速度,以致“城市病”问题产生,继而导致城市生活质量的倒退乃至文明的倒退。继而,要论证城市化发展以人为主体的重要性。要重视质量建设,要建设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城市与人民城市。
最后,适当引申,简要提出以人作为城市的主体来发展的做法。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理清作答思路,提炼出要点以后,还需要我们对要点进行加工整合形成最终的答案。针对上面提炼出来的要点,根据“点明本质—深入阐释—适当引申”的基本步骤组织答案即可。
【参考答案】
城市的发展目的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加美好、幸福,城市化不但要看城市发展的速度,还要看其质量。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城市化更多地强调物质建设、发展速度,这使得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各种关系失谐,进而导致“城市病”,而长期的失谐,必将导致城市生活质量的倒退乃至文明的倒退。城市化发展不但要看城市发展的速度,还要看城市发展的质量;不能仅将人口居住在城市就称为城市化,还要以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来衡量城市化。
故应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树立社会城市、人民城市理念,把人作为城市的主体,更多地追求公平与和谐,追求大多数人的幸福,以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病”,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