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作答要求
提出对策题一般会要求:角色意识、有针对性、可行性、操作性。
角色意识,即是考生在作答时要有一定的身份定位。其中,题干中明确规定角色身份时,如“某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观察员”之类,则要求提出对策一定符合题目所限定的身份;题干中没有明确角色身份时,我们认为,考生宜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在法律、行政、宣传等方面提出措施。
针对性,则是指考生提出的对策要针对题干指定的问题或材料中反映出的问题,做到“针对性”要把握两点:符合题干要求和对策源于材料。
可行性,指提出的对策要具备在现有阶段下可实施的条件,要做到经济上可行性、政治上可行性和法律上可行性,考生不宜提出一些夸大的对策或带有明显常识错误的对策。
可操作性,指对策要具体。即明确的对策内容(措施如何开展、政府部门应当做什么)、明确的对策主体(什么部门来实施对策)、明确的对策客体(对策实施对象是谁)、明确的对策目的(对策要达到的效果)。
三、作答方法
如何获取对策?答案还是源于材料。找出对策方法有四种:引用材料直接给出的对策、根据材料反映问题推出对策、根据原因得到对策和根据经验或教训总结对策。阅读材料时要注意一些关键词:如:“××建议、××提出、××指出、××认为……”或“一要……,二要……”、“应该……”、“必须……”等带有观点和意见性的话语,只要符合作答要求,便可整理作为对策。同时,我们认为,考生还要注意材料反映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等这些都可推导出对策。
四、作答框架
1.直接提出方案的对策题
完整的对策结构包括铺垫、展开两部分。对策铺垫可包括对策针对的问题、对策的主体、对策的原则以及对策数量等内容,起到铺垫、总述的作用;展开部分,即具体阐述对策,最好分条、分段作答,对策数量宜在3-6条,用序号标明:如:“一是……,二是……”、“第一,……第二,……”、“首先,……其次,……再次,……”等。
【示例】
针对W市建设“宜居城市”面临的污染转移以及片面发展经济的问题,提出以下五点对策建议:
【解析】对策铺垫包含对策针对的问题和对策数量:W市建设“宜居城市”面临的污染转移以及片面发展经济的问题和五点建议。
2.需要概括问题的对策题
考生须先审清题意,判断是否需要概括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作答,针对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必须提出解决对策。此类题型作答基本框架如下:
材料反映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第二,……;第三,……
针对问题提出如下几点措施:一是……;二是……;三是……
【示例】
市民出行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道路规划的问题。双车道汇成单车道,造成车辆行驶缓慢;缺少必备的过街公共基础设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路面破损严重,给出行造成不便。二是公交路线的问题。部分路段公交站点密集,造成路面严重拥堵;公交车停靠站点缺乏统一性,来去停靠站点不对称;住宅区与轨道交通车站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长期存在,滋生了黑车泛滥等社会问题。
具体建议:一是道路规划方面。科学规划设计道路,根据车量行驶状况等因素建设或改造问题路段;完善过街公共基础设施,根据行人流量设置人行横道、地下通道或过街天桥;修复破损路面,保障出行便利。二是公交路线方面。优化交通规划与管理体系,科学设置公交站点,维护公共交通秩序,缓解交通压力;解决公交站点来去不对称问题,方便乘客出行;尽量延长公交路线,缩短住宅区域与轨道交通车站的距离,严厉打击黑车,消除不必要的安全隐患。(2012·国家·市级·第三题·参考答案)
【解析】通过阅读题干,可以看出本题的作答任务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概括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二是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
提出对策题考查有一定的发散性,给予考生一定的发挥空间,也增加了难度,但正所谓“高于材料,又源于材料”,提出对策题虽然考查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依赖于给定材料的内容概括。提醒考生不要抱侥幸心理“求万能模板”,应该沉下心,好好研究下历年真题的思路和模式,掌握作答的技巧方法,提升自己的概括整合能力,并多进行实战训练,争取做到“心中有‘术’,笔下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