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8日星期五下午16点30分,刚下考场的考生们可以长舒一口气了,内心禁不住一阵窃喜。今年京考申论的主题是“科学管理与文明出行”,这个话题让考生既熟悉又新鲜。熟悉在于“文明出行”的话题是2009年京考社招话题的循环,且与2013年上海卷话题重合;新鲜在于“科学管理”既切合了十八大“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理论热点,又切合了“高速免费”的现实热点。加之今年京考申论题型并未出现创新,显得十分平凡,并无特别创新之处。但与其说京考申论试题平凡,不如说更侧重对考生答题技巧和能力素质的考察。
一、平凡处彰伟大
京考申论的主题历来可以从题目中的关键词中可以看出,如今年试题的第4题直接点明主题“科学管理和文明出行”。这种看似简单的暗示,实际上包含着大学问。考生在窃喜的同时容易忽略京考主题的逻辑性。科学管理于政府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于民是“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的均等化”。
二、细节处显能力
京考的题型虽然延续传统的概括题、分析题、对策题、写作题的四大题型,但是题型的综合性更加突出,更加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如第一题要考生概括“高速免费”的争议,及考察概括能力,又考察考生分析和把握文章主题的能力。
今年的京考申论共有16段材料,多散乱杂的材料除了考察考生的耐心、细致之外,更多是对考生做题技巧的检验。京考试题间的联系能够帮助考生节约答题时间,做到事半功倍,这也是平常老师反复给同学们强调的做题技巧。如第二题和第三题都是针对政府出台措施的角度出题,两题的答案要点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重合。考生如果看出二者的联系,第三题的解答便可以部分借鉴第二题的答案,大大提高作答效率。
最后一题大作文要求围绕“科学管理与文明出行”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再次明确要求“结合材料和和实际”,这一细节突出了对考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种主观题中的客观要求是拉开作文分数档次的关键点,如果考生不加注意,写出的文章流于模板、抽象的空话、套话,很难取得高分。教育的申论老师在平常一再跟同学们强调,要在文章中体现出个人的思考和感受,多写生活中的例子,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