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是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试的第一道关口,其目的是根据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对给定材料进行通读、审视、分析、理解、把握,以确定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主要问题,为下一步申论写作做好准备。在阅读材料时,重点自然是理解材料的内容,但是也不能忽视材料的形式。只有全面掌握材料的形式、范围和文体等,我们才能准确理解命题者的初衷,有效地把握住关键问题。否则,便会文不对题,这种现象在历年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屡见不鲜。那么如何避免文不对题现象发生?下面提供三种技巧供广大考生参考学习。
在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写作中避免文不对题现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注意给定材料的思想性
材料的范围广泛,有名人轶事、人物对话、社会热点话题等。要想审清材料的含义,首先就要审清材料的思想性。例如下面一则材料:
李广是西汉名将,号称飞将军,关于他射石一事见于《史记》,现抄录如下:“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 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虽然都是全力而为结果却大不一样,这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李广开始误把石头当成老虎,由于关系到生死,体内潜能全部被激发出来, 所以他能把箭射入石头中,等到他弄清那只是一块石头而不是老虎后,心态已经发生变化,所以不管他再如何用力,射出的箭“终不能复入石矣”。
有的应试者看到这则材料,就把这则材料概括为李广把箭射入石头是侥幸,这并没有把握材料蕴含的本质意义。这则材料主要讲的是:李广第一次之 所以能够把箭射入石头,是因为他把石头当成老虎,体内潜能全部被激发出来。而第二次之所以没能把箭射入石头,是因为没有关系到生死,体内潜能没有完全被激 发,所以虽用了全力,但没有达到第一次的效果。因此,这则材料的思想性在于:激发潜能有利于取得更大的成就。
理解有些材料的思想性,必须跳出传统观念或习惯思维的束缚,从材料本身入手,要善于反思。再如下面一则材料:
电视剧《我的太阳》中有位女舞蹈演员,为了艺术上有所成就,不仅天天苦练,而且到35岁还不愿意生孩子,搞得婆媳关系十分紧张,她宁肯离婚 也不让步。可是她在专业上成绩平平,一共也没当过几回主角,歌舞团不得不决定调她到文化馆工作,用团长的话是专业退休。这位演员做出了这么大的牺牲,最后 不得不忍痛离开舞台。
有的应试者读了这则材料,可能会批评这位演员练功的方法不对头,或者指责歌舞团团长不该调动她的工作,甚至认为她不应忍痛离开舞台,而要在 逆境中坚持自己的理想等,其实,这些都是从传统观念出发的想当然,是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我们头脑里的传统观念是:凡有志者,经过苦练,必能成功。事实 上,事业上的成功固然要靠主观努力,但也离不开许多客观条件,有时候客观条件和个人的素质不具备,那么个人无论如何努力也难以获得预想的效果。因此,读了 这则材料,应当获得这样的启示:当发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能实现时,应及时地调整志向,选择更适合自己发挥特长的专业,这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也才能对社会 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如果我们只从“有志者事竟成”的观点去理解材料,不通过审视材料本身就对一些流行的观点进行思辨,也就无法准确把握这段材料蕴含的思 想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