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是考生领会命题人意图的突破口,只有审清题目,才能答对题目。然而,“审题”一直以来是学员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往往看一眼题目,立即动笔作答,结果答非所问。
问题:“给定资料5”中提到,某网站曾组织网民进行了一场讨论。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反驳“网民A”的观点。(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分析透彻,论据充实;
(2)语言流畅,层次清楚,有说服力;
(3)不超过400字。
以此题为例,学员们在练习这道题时,通常采用的方式是:用“错误”一词否定网友A的观点,再用资料7、8、9中的正面事例予以论证。这正是没有审清题目就作答的表现。
就此题而言,审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审题干。要注意两方面:(1)题干当中尽管是要求“反驳”观点,但不要急于断定网民A的观点是错误的,一定要回到材料中找到网民A的观点,认真阅读后才可表态。(2)在全篇给定资料的范围内找答案要点。
第二步:审要求。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观点明确,是指考生对于网民A的观点要明确表态。(2)分析透彻,是指分析网民A的观点,这也正是上一步中所说的,不能看见“反驳”二字就急于断定网民A的观点是错误的,一定要先分析网民A到底说了什么,这才是考生表明态度的依据。(3)论据充实,是指在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正面论据进行论证。(4)层次清楚,一方面是指分条作答,便于阅卷;另一方面是指作答的层次要清晰,可以按照表明态度、分析网民A的观点、论证反驳的逻辑顺序作答。
如上所述,通过审题可以理清作答思路,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考生表态。
(1)由“道德失落的根源应归咎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出结论:网民A的观点偏颇。
(2)阅读网民A的观点,由“……,必然导致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蔓延和泛滥,……”得出结论:“必然”一词说明网民A的观点过于绝对。
(3)由“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盲目性、自发性、趋利性、等价交换性等致命弱点”得出结论:网民A的观点过于片面。
因此,从上述三点来看,网民A的观点是不完全正确的,他试图否定市场经济模式。
第二步,分析网民A的观点。网民A的观点有两处能直接予以反驳:
(1)“道德失范的根源应归咎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句话之所以偏颇,是因为在任何经济模式下,都可能存在道德失范现象,因此,市场经济本身并不是道德失范的根源。
(2)“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盲目性、自发性、趋利性、等价交换性等致命弱点”这句话之所以片面,网民A只看到了市场经济的这些弱点,而市场经济同样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等优势特征。
第三步,通过给定资料的内容寻找反驳网民A的论据,来论证市场经济并不一定会产生网民A所认为的内容。
(1)给定资料1的主要内容是记者暗记黑加工点的经过,这一部分内容实际上是支撑了网民A的观点,因此,没有相关论据。
(2)给定资料2的主要内容是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对策,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强调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国内的同仁堂、稻香村等老字号企业,还是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外企业,无一不是严守法规、诚实经营才有今天的辉煌,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靠造假而发展壮大。”这说明,市场经济本身是要求企业严守法规和诚实经营的。这一点可以成为反驳网民A的论据。
(3)给定资料3的主要内容是美国通过建立监管机制、健全法律、法规来治理道德失范现象。这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是可以通过法律监管来加以约束和治理的。这一点可以成为反驳网民A的论据。
(4)给定资料4、5、6都的主要内容分别是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之间相互不信任;网络和媒体的缺德炒作问题;从业人员缺少职业道德问题。这些都是支撑网民A的内容,因此,没有相关论据。
(5)给定资料6、7、8的主要内容分别是近年来涌现出的“讲文明树新风”等诠释民族精神内涵的志愿服务;好人好事的具体例子;全国推选道德模范活动。这可以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然存在这些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力量。这些都可以作为反驳网民A的有力论证。
反驳网民A的答案要点来自于给定资料2、3、6、7、8中。
从这一道例题不难看出,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解答该题的切入点都来自于审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