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次国考、联考、省考申论考试,试题结构相对稳定、差异不大,都是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申论要求三部分组成。注意事项是对考卷的整体说明,给考生一些重要的指导性建议;给定资料是试题的主体部分,由若干则材料组成,是考生答案的重要来源;申论要求是考生答题的任务,考生在考试时务必按照命题人的要求作答。
一、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明对申论考试的性质、作答时限、作答要求、考试用笔等方面作了简要说明,并给予考生指导性建议,尤其是国考中明确要求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作答,建议考生勿用蓝色笔作答。注意事项这部分内容在历次各种考试中变化不大,但这并代表以后没有改变,各位考生尤其要注意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注意事项,毕竟国考是公考界的方向标、指南针,若有重大变化,一般会在国考中首先体现出来。因此,议考生在开考前拿到试题时,花5秒钟左右的时间阅卷一下注意事项是很有必要的。
二、给定资料
申论材料一般围绕某个特定事实,将这个特定事实的背景、表现、原因以及解决措施暗含到若干则案例型、数据型、理论型等资料。这些材料通常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诸多方面,且以关系民生、环境的案例型资料居多。国家公务员考试这些类型的资料字数一般7000-8000字左右,联考、省考则相对少些,通常为在6000-7000字之间。给定材料是申论考试的根本,不管是对后面题目的解答,还是对应试者能力的考查过程,都必须通过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分析等行为来实现,申论考试的内容和观点都隐含在其中,仔细阅读材料,读懂命题人的潜台词是申论考试的关键之所在。
如国家公务员考试2013年省部级申论资料:总字数是7800字左右,整篇材料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个特定事实展开的,材料由乡村传统婚礼、妈祖文化,鹤溪缸窑等资料组成,这些材料绝大多数是通过具体化的非物质文化来说明非物质文化面临继承与发展的困境,这就要求考生能够紧抓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这个大的特定事实,将每则材料中的具体化的特定事实跟整个材料的特定事实联系起来。考生如果能够将材料做如此梳理,就能比较清晰、准确地作答后面的五道题目,尤其是第一道题目,作答范围、作答内容、作答体例都难以直接明确,若要成功作答这道题,必须是对整篇材料的宏观上的特定事实把握和微观上具体结构的理解。
三、申论要求
申论要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问题部分、要求部分、分值部分、字数部分。其中问题部分是大纲的能力要求转化为具体化题目的表现。要求部分是对考生答案的具体规范,有些要求暗含采分点,例如“对象明确”这个要求,考生在做公文式写作类题目时,称谓这个格式分千万要拿到;有些要求暗含答题思路,例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论据充实”这个要求,考生在答观点评价类时,就首先要表明自己对材料中观点的看法,其次要对观点做正反分析,可以适当举例论证分析,最后再得出一个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观点的结论。这就是通过要求明确答题思路的方法。分值部分的作用因为踩点给分的原则在非作文题有一定体现,了解每一类题型的每一个关键词的大概分值,确定这道题的关键词个数。字数部分在申论答题纸上已经被限定好了,但在做公文式写作类题目时,要考虑到一个格式就占掉一行字数。下面我们重点谈谈问题部分的题型涉及。
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明确申论主要测查考生的五大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对应到申论要求中,具体题型表现为五大类:概括归纳类、综合分析类、解决问题类、公文式写作类、论证写作类。这些测查能力和题型设计都是根据公务员实际工作流程的基本要求是高度吻合的。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具备全局观、整体观,并能体察细微,积极客观地面对问题,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运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权衡利弊、按照最满意原则,作出抉择,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这是作为一名人民公仆的基本要求,最后,连贯的、整体性的思考还要落实到具体的文字上。申论考试就是通过考生文字表达的形式测试其是否具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在结构学中,“解构”和“建构”是两个核心概念。解构是拆分、剖析别人现成的东西,以探究竟、条分缕析其内涵,而建构是在充分理解别人思想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组合、丰富、创新,以便更好地为我所用。“解构”与“建构”并不是推翻、对立的,而是相容、相生的。基于对申论试卷结构的解读,将命题人的申论王国进行“解构”,以期帮助考生“建构”一个自己的申论王国,御风而行,纵游驰骋其中,羽化而登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