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认识备考的终极目的,通过笔试,进入面试。如何达成这个目的,考生须清醒认识到以下三个忠告、要点:
首先,摆正备考心态是为根。当前时间有限,更是需要摆正备课心态,稳扎稳打,才能稳步提高!因为,只有心态平稳,才能提高之后的复习效果;只有心态平稳,才能在考场上厚积薄发。保障合理的饮食与充足睡眠,则是养成良好心态的途径。
其次,把握申论思维是为本。申论考试,“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指的就是申论思维。申论思维即是公务员的思维--认识环节、分析环节、解决环节,它是申论考试的真正标杆。考纲规定,申论是一门测查应试者基本思维能力的科目。
再次,巩固解题方法是关键。解题方法:先审题后阅读给定资料,是快速、准确解题的关键。考生在备考时,须注重审题,只有审好题,才能更快破题;只有破了题,才能更快地运用阅读方法在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进而凝结出理想中的答案。
第二,稳扎稳打、注重每类题型的细节要求是申论考试成功的根本途径。具体如何做到呢?
首先,申论的非写作题(概括题、阐释题、分析题、对策题),是考生们的主要拉分题型,其作答必须注意答题思路(逻辑)与有效信息(答题要素)的勾画,因为信息点要多以及答题思路的展开是要点。比如,解读概括题的细节常在于答题要求。其一般为“准确、全面、有条理(或条理清楚或层次分明)”。准确就是要考生要以材料为根,材料说什么,我们就抄什么;全面就是要考生写的信息点必须要多,宁多勿少;有条理,即是要求考生对勾画出的有效信息点进行整理归类。再如,阐释题的答题要求为“准确,简明”,对于“准确”的理解,与概括题中的“准确”理解一致,(也是须以材料为根,材料至上。)由此,阐释题也可以有着“概括题的变形”之称;“简明”则是要求考生的答案不需要啰嗦,有效信息为关键点。其实,解读阐释题的细节主要在题干中,题干中常有“结合给定资料”这样的句子,即是要求考生要抄出此材料段中的问题主体及表现。举例,2012年9·15联考,给定资料9中提到:“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学者并不缺乏勤勉,然而在文化拿来与文化输出的天平上,出现了惊人的失衡,由此导致的文化逆差令人扼腕。”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文化逆差”的理解。(20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那么,我们的解题思路,则是先要谈“文化逆差”的定义,该定义必须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且,文化怎么“逆差”,逆差的表现是怎样的。但是根据我们的解题思路,阐释题的解答不仅如此,还需要写出“对策”环节。而这些也是考纲里的要求。由此,本题参考答案如下:文化逆差是指从经济价值维度来看,一国的文化输出在质量、数量上均远低于文化输入。 对于中国来说,中国的文化输出在数量、质量上都远低于外国文化的输入,导致巨额的文化贸易逆差。具体表现在图书、文艺演出、电影等进出口总价值存在巨大逆差,文化贸易中出口的外层硬件多,内涵软件少。 因此,我们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其次,申论写作类题(包括公文写作与大文章写作)的作答,则须注重思路的展开。公文写作题,俗称小作文,其实就是给广大考生的送分题目。联考中此类题得分要点,一是公文格式,注重标题、称谓、落款;二是公文内容,主要是凭借有效信息点来评分,且是主要得分项。大文章写作,首要注意申论思维的展开,尤其是对主体部分的论证,更是申论大文章写作的主要提分项。由于现在公考难度的增加,更需要注意审题的细节。比如,2013国考地市级,请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35分)
要求:(1)用恰当的文字替换“让……大放异彩”中的省略号部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具体的文章标题。(2)主题应与“给定资料”相关,但素材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切忌空谈对策。(3)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语言流畅。(4)字数800-1000字。
本题是一道半命题式的作文,答题要求之第一条要求,补全标题。但是多数考生却马失前蹄于答题要求之第二条要求上,“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这里要求考生必须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标志是在要文章的写作中,必须以“我”为第一人称主体来写,否则,则被判定未按照要求答题!!答题要求之第三条,观点鲜明,须在开篇后,尽快点出自己的观点;结构完整,基本结构,认识、分析、解决三环节缺一不可;语言流畅,则是要求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来顺畅地写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