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论对策构建的“三源”主要是指在小题对策的三个来源,同时我们也知道,申论考试的过程是一个思维过程,也是我们寻找命题人逻辑思维的过程。在这样的思维前提,命题人在出题的过程中会不会提出来一些对策或者需要完善的对策呢?于是,这就是门艺术了。首先,审题后明确对策的来源。要在审题以后找到对策的来源,那现在读一下真题,看看如何来确定来源。在申论材料中如何找到我们的对策。
第一,材料中有对策,直接抄。
【例】今年9月8日至10日,胡锦涛同志前往河南焦作市农村考察粮食生产,在玉米丰产示范田,询问乡亲们对国家惠农政策有什么要求。一位村民答,希望粮食价格提一点,政府补助多一点。总书记表示一定把这些意见带回去。他指出,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在温县农科所,总书记勉励科技人员为粮食高产稳产进一步发挥作用。在焦作隆丰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总书记要求进一步把储备粮食管好。所以,站立在阅读的观点性原则的前提下,材料中胡锦涛书记提出的观点就是我们要找的对策,所材料中的对策是可以直接抄的。
第二,原因到对策。
【例】分析人士说,人类在气候变化方面的确觉醒太迟、行动过缓,如果不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观念与思维方式,如果人类生存发展观念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生态危机仅仅只能治标而不治本。但所幸,低碳这样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不过从认识到实施,还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越短,对地球、对人类越有益处。
划线部分直接提出来了如果不改我们的习以为常的一些观念与思维方式,如果人类生存发展观念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生态危机仅仅只能治标而不治本。这里面两个如果就是假设句子,同时也告诉我们了问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所以,问题出来了。那就直接针对问题的原因提对策。
第三,问题到对策。
【例】W市今后怎样发展,怎样建设“宜居城市”,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很多市民认为,这里的城市建设年年上项目,名气越来越大,收入肯定越来越多,前景应该看好。一位出租车司机说,十年前W市还破破烂烂的,现在真像个大城市了,来这儿旅游的人很多,钱也好赚了。记者问他:“你们就不担心人多了,这里就不再清静了吗?”这位司机说:“挣不到钱,怎么生活,光清静有啥用?”我们阅读之后,发现材料里面并没有直接给出问题,于是提出的对策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了。
最后,三个案例讲述完,我们发现针对问题或者针对原因,总是很难区分。首先,提出对策就是解决问题,这个问题是负面的,问题和原因同时具备这样的特质;其次,问题直接在材料中呈现了,我们针对这个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策,第三,问题没有呈现,就直接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所以,缺什么补什么,没有什么加什么,这就是申论的内在思维;同时,申论的对策表达方式就是一抄二借鉴三针对问题和原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