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考察考生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具体的机关工作能力也逐渐增强。基于这种变化,申论作文在要求上也逐渐侧重于考察考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对问题的论述能力,从而加大了对考生能力的考察要求。
众所周知,要想在申论考试中取得高分,作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所谓得作文者得申论,便是这样一个道理。为了在考场上取得高分,为了打破以往常规型作文的结构套路,为了适应逐渐发展的申论考试要求,帮助考生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充分发挥其特长,实现申论作文的高分突破,必须对申论的常规结构进行破除,从而达到国考申论文章论述深刻的要求。基于申论作文结构变革的迫切要求,本文结合环境民生这一主题行文,重点论述立论文在申论文章写作中的运用,帮助考生优化作文写作,最终在申论考试中取得高分。
【作答要求】日前,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开宝马车,喝污染水,显然不是我们期待的工业化、现代化”,请根据跟定资料,围绕“环境·民生”这一话题,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35 分)要求:1.观点鲜明,结构完整;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4.1000 字左右。
环境与民生本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但是在这套试卷中却将其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主题来进行命题,从而考察考生对环境与民生的正确理解与认识。从材料主旨来看,这篇文章更多测查考生对环境和民生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必须基于充分而深刻的论证基础之上,从而达到观点明确、论述深刻的目的。
如果以常规型结构来进行写作,大致可以从两方面来写:一是重点谈怎样将环保纳入民生的高度从而来解决环境的问题,写成策论文;二是重点分析将环保纳入民生高度有哪些重要的积极意义,写成政论文。不管是策论文还是政论文,文章的大致结构都是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建立两个或者三个分论点来对其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全文。这种结构模式相对来说比较好把握,而且比较清晰,容易接受;但是这种结构也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论证不充分,容易流于表面,显得空洞无力,缺乏深刻性。而论述深刻在近几年的国考中要求越来越高,甚至把这项作为判定申论作文优劣的首要标准,可见其在申论文章写作中的重要性。
如果抛开常规策论文或政论文的结构模式,采用议论文写作中立论文的写作手法,既可以破除常规结构模式的套路化痕迹,又可以达到论述充分与深刻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所谓立论文,指的就是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多种途径来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的议论文。立论文相较常规的策论文或政论文,其实可以更好地达到论述充分与深刻的目的;而在论证的过程中,立论文在结构上显得比较灵活,可以采用多种论证手法(正反论证、归谬论证、逆反论证或者举例论证),从而最终得出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在这篇申论作文中,从立意上来说,其实更多的是对环保问题和民生问题的关系进行分析,再结合材料中提到的“环保是一连串的事件”,并不只是环保部门单方面的责任,可以知晓本篇文章更多侧重的是分析与论证环保问题是民生问题。那么,围绕着这样一个观点,可将文章立意为:环境保护是民生之基,或者环境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或者将环境问题纳入民生高度势在必行,等等。
确定好立意后,接下来便是确定文章的结构。立论文着重将文章的论证作为主体部分,强调论述的全面与充分,那么,可将不同的论证方法作为单独的段落来展开,最后得出我们的结论并总结全文。那么,从结构上来说,大致可以确定为:首段提出文章的总论点,也就是确定文章的主要观点;接下来,用两个段落来论证这个观点的正确性,而这两个段落可以采用正反论证的方法来进行展开;接下来,通过前面的正反论证得出正确的观点,再次阐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最后总结全文。
这便是立论文中采用正反论证的手法来进行文章写作的结构框架。这种结构相对于常规型结构虽然显得不够明确,但是可以更好地达到国考要求中的论证充分、论述深刻的目的,真正彰显出议论文论证的力量。接下来附上用这种论证式的结构写作的范文与解析:
环境保护是民生之基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已不单单只是生态问题,逐渐演变成重大的民生问题。正如李克强总理在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座谈会上所言:“环境保护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开宝马车,喝污染水,显然不是我们期待的现代化与工业化。”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把环保问题提高到民生问题,既是基于我国具体国情的考虑,也是基于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思考。
从社会学角度看,民生主要包括了与经济增长相对应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二是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民生的内涵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社会,民生问题有着不同的内涵。现在我们强调的民生,主要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着力改善老百姓的基本生活,不断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提高生活质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环境保护肯定是民生应有之义。
反之,如果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不仅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会在整体上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由于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所导致的社会纠纷与矛盾不断上演,群体性事件不断频发,不仅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而且会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高度关注环境保护,关注环境这一民生基础。如果单纯关注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任由环境恶化,很难保障民生改善,即使暂时改善,也是不可持续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环境就是在解决民生问题。
因此,环境保护应为民生之基。而且党的十八大报告着重提出了走生态文明之路,可见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环境保护涉及到的是老百姓基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如果污染了水源、土地和空气,破坏了自然生态,人们就没有了食物来源,将面临健康风险,损失居住空间,失去休闲场所,那就谈不上生活了。在可预期的未来,我们人类还是要生活在地球上,需要特定的的生存空间,合格的空气、水源、土地等都是人类生计的基础。
把环境保护提高到民生问题的高度,体现了对于生态文明的正确理解,突出了生态文明重视环境保护的导向。我们未来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改进的不仅仅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还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要为保障生活的可持续性创造基础。所有这些,都需要必要的环境条件作保障。如果我们忽视环境保护,就不可能建设生态文明,也不可能持续有效地改善民生。由此可见,必须将环境保护纳入国家的长治久安之中,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之轨,从而不断完善与解决人们遇到的各种民生问题。
上面这篇文章,采用立论文的结构框架,按照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的思路来进行写作,真正体现了观点明确、论述深刻;而在论证观点部分,并没有通过常规型结构建立分论点来论证总论点,而是直接采用正反论证的方法来对总论点进行论证,从而得出总论点观点的正确性。在这篇文章中,首段提出总论点:将环保问题提升到民生高度;接下来采用正反论证的手法对其进行论证,第二段采用的是含义分析的方法从正面来进行论证,第三段采用反面论证的手法来对其进行论证,第四段得出总论点——环境保护是民生之基,并结合大政方针再次进行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升华主旨,说明将环境纳入民生的高度是国家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举,是提升与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这种采用立论文结构的写作方法(不同的论证方法决定了不同的结构形式,显得比较灵活),不仅可以将泛泛而谈的文章深化到一个点来进行充分而有力的论证,达到论证深刻的目的;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考察考生知识的储备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能力,真正达到国家公务员考试选拔优秀人才的目的。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丨公务员题库手机端丨搜索公众微信号"考试吧公务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