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正反互化法”,即要求应试者根据题目要求对正面(积极)或反面(消极)特点的材料进行恰当的反方向加工,使其符合题目的作答要求的方法,具体表现在正面(积极)到反面(消极)和反面(消极)到正面(积极)两个方面。
一、“正”化为“反”
此种情况适用于题干要求反面作答但材料存在大量正面的信息的题目。由于采取积极行为的前提是问题没有解决或者问题解决力度不够等情况,因此可以通过添加“紧迫性”或“必要性”等词汇把语义从正面转换到方面。
例:根据给定资料7-9,请你分析“张悟本事件”折射出哪些现实问题。(20分)
要求:问题全面明确,分析恰当透彻,表述简洁明了;不超过250字。
在本题中题目要求分析现实问题,但在资料7-9中却存在国家领导人和科普专家的讲话等正面信息,这就需要考生利用上述方法在对其语言加工的基础上添加相关词汇,体现题目的要求。
二、“反”化为“正”
此种情况适用于题干要求正面作答但材料存在大量反面的信息的题目。由于去除消极情况往往是实现情况好转的手段,因此可以通过添加“改善”或“提高”等词汇把语义从反面转换到正面。
例:根据“给定资料”,概括说明人口普查要掌握我国人口哪些方面的基本信息,并分析指出,掌握这些信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20分)
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400字。
在本题中题目要求分析重要意义,但在资料中却存在城市发展和管理、乡镇管理模式、性别失衡等反面信息,这就需要考生利用上述方法在对其语言加工的基础上添加相关积极词汇,达到题目的要求。
最后,在使用上述方法时必须依据题目要求结合具体资料,防止盲目套用,陷入教条化和模板化的误区。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丨公务员题库手机端丨搜索公众微信号"考试吧公务员"
相关推荐: